詩詞典故·蜀魄
【出典】 《文選》卷四晉·左太沖(思)《蜀都賦》:“碧出萇弘之血,鳥生杜宇之魄。”唐·李商隱《哭遂州蕭侍郎二十四韻》詩:“遺音和蜀魄,易簀對巴猿。”(見《全唐詩》卷五四一)參見“蜀天子”條。
【釋義】 傳說杜鵑鳥是戰國時蜀王杜宇的魂魄所化。自晉代左思將此鳥稱為“蜀魄”之后,唐代以來詩人皆沿用之,作為杜鵑之別名。
【例句】 ①蜀魄聲中,著處有春色。(張元干《醉落魄》[浮家泛宅]1082)這里描寫杜鵑聲聲啼叫,到處一片春色的吳中美景。②蜀魄不知我,猶道不如歸。(吳潛《水調歌頭·子規》2744)這里用“蜀魄”作為杜鵑(亦即子規)的別稱。③蜀魄怨染巖花色,泥徑紅成隴。(翁元龍《玲瓏四犯》[窗外啼鶯]2944)這里有意用“蜀魄”作杜鵑的別稱,以喚起讀者對詞中哀怨氣氛的重視。
上一篇:典故《蜀錦詞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蜀鳥》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