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魏豹彭越列傳第三十·魏豹者,故魏諸公子也[1]。》鑒賞
其兄魏咎,故魏時封為寧陵君。秦滅魏,遷咎為家人[2]。陳勝之起王也[3],咎往從之。陳王使魏人周市徇魏地[4],魏地已下,欲相與立周市為魏王。周市曰:“天下昏亂[5],忠臣乃見。今天下共畔秦[6],其義必立魏王后乃可[7]。”齊、趙使車各五十乘[8],立周市為魏王。市辭不受,迎魏咎于陳。五反[9],陳王乃遣立咎為魏王[10]。
章邯已破陳王[11],乃進兵擊魏王于臨濟。魏王乃使周市出請救于齊、楚。齊、楚遣項它、田巴將兵隨市救魏[12]。章邯遂擊破殺周市等軍,圍臨濟。咎為其民約降[13]。約定,咎自燒殺[14]。
【段意】 寫魏豹兄弟的出身及其堂兄參加農(nóng)民起義軍之事。魏豹兄弟是戰(zhàn)國時魏國的貴族公子,魏咎被封為寧陵君,秦滅魏后被貶為平民。陳勝起義稱王后,魏咎去參加陳勝的起義軍,由于義軍將領(lǐng)周市的堅持,陳勝立魏咎為魏王。秦將章邯打敗了陳勝為首的農(nóng)民軍,又打敗了前來救魏王的齊、楚之兵,魏咎為百姓立好降約后自焚而死。
注釋
[1]故魏:戰(zhàn)國時魏國。故,本來,原來。[2]遷:貶謫,放逐。家人:平民。[3]陳勝之起王(wang):陳勝起義稱王。陳勝:秦末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公元前209年7月起義稱王。 [4]徇(xùn):攻取,占領(lǐng)。[5]昏亂:指時世混亂。[6]畔:通“叛”,反叛。[7]此句言一定要立魏王的后代才合情理。義:情理 。后:后代。 [8]乘(shèng):輛,古時一車四馬為一乘。 [9]五反:五次反復(fù)。 [10]遣:使,讓。[11]章邯:人名,秦二世的武將。 [12]項它:人名,楚將。 田巴:人名,齊將。將(jiàng):統(tǒng)率。 [13]約降(xiang):預(yù)先約定有關(guān)投降的條件。[14]自燒殺:火焚自殺。
上一篇:《史記·張耳陳馀列傳第二十九·太史公》鑒賞
下一篇:《史記·魏豹彭越列傳第三十·魏豹亡走楚[1].》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