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田單列傳第二十二·田單者,齊諸田疏屬也[1]。》鑒賞
湣王時[2],單為臨菑市掾[3],不見知[4]。及燕使樂毅伐破齊[5],齊湣王出奔,已而保莒城[6]。燕師長驅平齊[7],而田單走安平[8],令其宗人盡斷其車軸末而傅鐵籠[9]。已而燕軍攻安平,城壞,齊人走,爭途,以轊折車敗[10],為燕所虜,唯田單宗人以鐵籠故得脫,東保即墨[11]。
燕既盡降齊城,唯獨莒、即墨不下。燕軍聞齊王在莒,并兵攻之。淖齒既殺湣王于莒[12],因堅守,距燕軍[13],數年不下。燕引兵東圍即墨,即墨大夫出與戰[14],敗死。城中相與推田單,曰:“安平之戰,田單宗人以鐵籠得全,習兵[15]。”立以為將軍,以即墨拒燕。
【段意】 寫田單在安平突圍中,以奇術率族人脫險,于小事中嶄露頭角,即墨軍民因而推田單為將,率眾拒燕。
注釋
[1]諸田疏屬:齊王宗室的遠房親族。因當時齊國田姓的貴族很多,故稱“諸田”。[2]湣王:名地,亦作閔王,公元前300—前284年在位。[3]臨菑:齊都,故址在今山東臨淄城北。菑:同“淄”。市掾(yuan):管理市政的佐理人員。掾:古代佐治之吏的統稱。[4]不見知:才能未被人注意到。[5]燕使樂毅伐破齊:指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拜樂毅為上將軍率趙、楚、韓、魏、燕五國兵伐齊。事詳《樂毅列傳》。[6]已而:后來。保莒城:退守莒城,以求自保。莒(ju):戰國齊邑,即今山東莒縣。[7]長驅:猶言直往。平齊:指攻下齊七十余城,且攻入齊都臨淄。[8]安平:齊邑。故城在今山東臨淄東十九里。[9]宗人:近房的族人。傅:附著,即包、裹。鐵籠:鐵帽,鐵箍。此句說田單叫他的族人把車軸兩端過于長出的部分都鋸掉,另用鐵箍來包住軸頭。[10]轊(wei):車軸頭。敗:壞。[11]即墨:齊邑,即今山東平度東南。東保即墨:向東逃到了即墨。[12]淖(nao)齒:楚將,率兵救齊,為齊湣王相,而與燕通謀弒湣王于莒,瓜分了齊地。[13]距:同“拒”。下同。[14]即墨大夫:齊國守即墨的行政長官。史失其名。[15]習兵:熟悉兵法。
上一篇:《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第二十一·太史公》鑒賞
下一篇:《史記·田單列傳第二十二·太史公》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