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樂毅列傳第二十·齊田單后與騎劫戰(zhàn),果設詐誑燕軍[1],遂破騎劫于即墨下,而轉戰(zhàn)逐燕,北至河上[2],盡復得齊城,而迎襄王于莒[3],入于臨菑。》鑒賞
燕惠王后悔使騎劫代樂毅,以故破軍亡將失齊;又怨樂毅之降趙,恐趙用樂毅而乘燕之弊以伐燕[4]。燕惠王乃使人讓樂毅[5],且謝之曰:“先王舉國而委將軍[6],將軍為燕破齊,報先王之仇,天下莫不震動,寡人豈敢一日而忘將軍之功哉!會先王棄群臣[7],寡人新即位,左右誤寡人。寡人之使騎劫代將軍,為將軍久暴露于外,故召將軍且休,計事[8]。將軍過聽[9],以與寡人有隙,遂捐燕歸趙[10]。將軍自為計則可矣[11],而亦何以報先王之所以遇將軍之意乎?”
【段意】 寫燕惠王因騎劫敗,致使燕破軍亡將盡失齊地,悔失樂毅,又恐趙用樂毅乘機伐燕,遂寫書欲招回樂毅。
注釋
[1]設詐誑燕軍:田單守即墨,先偽作降燕,乘其不備,以火牛陣破燕。事詳《田單列傳》。[2]河上:黃河邊上。[3]襄王:齊湣王子,名法章。公元前283—前265年在位。[4]弊:同“敝”,敗。[5]讓:以辭相責。[6]先王:燕昭王。[7]棄群臣:遺棄群臣,君王死的諱稱。[8]且休:暫且休息。計事:商議大事。[9]過聽:誤聽傳言。[10]捐:棄。[11]自為計:為自己打算。
上一篇:《史記·范雎蔡澤列傳第十九·中部偏西.》鑒賞
下一篇:《史記·樂毅列傳第二十·樂毅報遺燕惠王書曰[1]:》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