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第十六·太史公》鑒賞
平原君,翩翩濁世之佳公子也[1],然未睹大體[2]。鄙語曰‘利令智昏’[3],平原君貪馮亭邪說,使趙陷長平兵四十馀萬眾,邯鄲幾亡[4]。虞卿料事揣情,為趙畫策,何其工也[5]!及不忍魏齊,卒困于大梁,庸夫且知其不可,況賢人乎? 然虞卿非窮愁,亦不能著書以自見于后世云。
【段意】 總評平原君與虞卿。惜平原君不識大體,贊虞卿料事工巧及發憤著書立說。
注釋
[1]翩翩句:喻平原君有風度,超凡脫俗。[2]未睹大體:不識大體。[3]利令智昏:見到利益,就神智昏迷。[4]平原君三句:趙孝成王四年(公元前262年),秦國進攻韓國,韓國割讓上黨地區予秦。上黨守將馮亭不想歸順秦國,而愿降趙,派使者向趙王游說。平原君貪利主張接受,并親往受地。趙接受上黨以后,秦發兵攻下上黨,并把趙將趙括圍困在長平。趙括戰死,趙軍四十萬皆降,為秦將白起坑殺。繼而秦軍又包圍了趙都邯鄲。[5]工:工巧,細致。
上一篇:《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第十六·虞卿既以魏齊之故[1],不重萬戶侯卿相之印,與魏齊間行[2],卒去趙,困于梁.》鑒賞
下一篇:《史記·魏公子列傳第十七·魏公子無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異母弟也[1].》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