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國之屬害之[1],譖于景公[2]。》鑒賞
景公退穰苴[3],苴發(fā)疾而死。田乞、田豹之徒由此怨高、國等[4]。其后及田常殺簡公[5],盡滅高子、國子之族。至常曾孫和,因自立為齊威王[6],用兵行威,大放穰苴之法[7],而諸侯朝齊。
齊威王使大夫追論古者《司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號曰《司馬穰苴兵法》。
【段意】 寫司馬穰苴遭讒病死及其對田氏代齊的影響。
注釋
[1]已而:不久。鮑氏:鮑牧。高、國:高昭子、國惠子。鮑、高、國皆齊景公時的權(quán)臣。[2]譖(zen):誣陷。[3]退:疏遠(yuǎn),罷職。[4]田乞、田豹:與田穰苴同族,景公時的大臣。齊景公死,高昭子、國惠子立晏孺子,田乞聯(lián)合鮑牧等帶兵入宮攻殺高昭子、國惠子,立齊悼公,殺晏孺子。[5]田常殺簡公:公元前481年,簡公任闞止,謀逐田氏。田常殺簡公及闞止,立簡公弟平公驁。[6]因自立為齊威王:《史記索隱》云:“此文誤也,當(dāng)云田和自立,至其孫,因號為齊威王。”按:田和自立為齊侯在公元前386年。齊威王立在公元前357年。[7]放:通“仿”,仿效。
上一篇:《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第三·莊子者,蒙人也,名周[1].》鑒賞
下一篇:《史記·孫子吳起列傳第五·吳起者,衛(wèi)人也,好用兵,嘗學(xué)于曾子[1].》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