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觸龍說趙太后》鑒賞
(節自 《趙世家》)
趙王新立,太后用事①,秦急攻之,趙氏求救于齊。齊曰: “必以長安君為質②,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強諫。太后明謂左右曰:“復言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
左師觸龍言愿見太后,太后盛氣而胥之③。入,徐趨而坐,自謝曰: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見久矣。竊自恕,而恐太后體之有所苦也,故愿望見太后。”太后曰: “老婦恃輦而行④?!?曰: “食得毋衰乎⑤?” 曰: “恃粥耳。” 曰: “老臣間者殊不欲食,乃強步日三四里⑥,少益嗜食,和于身也?!?太后曰: “老婦不能。” 太后不和之色稍解。
左師公曰: “老臣賤息舒祺⑦,最少,不肖,而臣衰,竊憐愛之,愿得補黑衣之缺以衛王宮⑧。昧死以聞⑨?!?太后曰: “敬諾。年幾何矣?”對曰: “十五歲矣。雖少,愿及未填溝壑而托之⑩?!?太后曰:“丈夫亦愛憐少子乎?”對曰: “甚于婦人?!?太后笑曰: “婦人異甚!”對曰: “老臣竊以為媼之愛燕后(11),賢于長安君?!?太后曰: “君過矣!不若長安君之甚?!弊髱煿唬?“父母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媼之送燕后也,持其踵,為之泣(12),念其遠也,亦哀之矣。已行,非不思也。祭祀,則祝之曰: ‘必勿使反(13)?!?豈非計長久為子孫相繼為王也哉!”太后曰: “然!” 左師公曰: “今三世以前,至于趙主之子孫為侯者,其繼有在者乎?” 曰: “無有?!?曰: “微獨趙,諸侯有在者乎?” 曰:“老婦不聞也?!?曰: “此其近者禍及其身,遠者及其子孫,豈人主之子,侯則不善哉?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14),而挾重器多也。今媼尊長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與之重器(15),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國,一旦山陵崩(16),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 老臣以媼為長安君之計短也,故以為愛之不若燕后?!?太后曰: “諾,恣君之所使之。” 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于齊。齊兵乃出。
子義聞之曰(17): “人主之子,骨肉之親也,猶不能持無功之尊,無勞之俸,而守金玉之重也(18),而況于予乎!”
【譯文】 趙王剛登基,太后執掌政事,秦國便加緊進攻趙國,趙氏向齊求援。齊國說: “必定要以長安君作為人質,兵將才能派出來?!?太后不答應,大臣們極力勸諫。太后明確地對她左右的人宣布: “若再有人來說要長安君去作人質的,我老婆子必定要把唾沫吐在他臉上?!?/p>
左師觸龍說,他希望拜見太后,太后滿腔怒氣地等待著他。觸龍進去,慢慢地跑上前去坐下。自己謝罪道: “老臣的腳有病,常常不能快走,因而不能來拜見你已經很久了。雖然私下寬恕自己,卻總擔心太后的玉體有不舒坦的地方,所以很想來看望太后。” 太后說: “我是靠著車子代步而行?!?觸龍說: “飲食該沒有減少吧!” 太后說: “靠喝粥罷了?!?觸龍說: “老臣前些日子特別不想吃東西,我便強迫自己每天步行三四里,不久,食欲便逐步增加,而且對調和身體很有益?!?太后說: “我做不到?!?這時,太后那不高興的神色略微緩和了些。
左師公說: “我那兒子舒祺,是我最小的兒子,沒什么本事??墒俏乙涯昀?,內心特疼愛他。我希望他得到衛士的缺額,來保衛王宮。我冒死將這事稟告你?!?太后說: “我答應你,他年齡多大?” 左師公回答說: “十五歲啦。雖說還年輕,但我希望趁自己還沒死,來把他托付給你。” 太后說: “男人也疼愛他的小兒子呀?” 觸龍回答說: “比女人更厲害?!?太后笑著說: “女人愛子愛得特別厲害啊!” 觸龍說: “我個人認為你愛燕后,勝過愛長安君。” 太后說: “你錯了,我愛燕后遠遠比不上愛長安君?!?左師公說: “父母愛子女,就要為他們作長遠打算。你送燕后出嫁的時候,緊跟在她身后哭泣,想起她遠嫁他鄉就傷心,也確實夠悲哀的了。她走了以后,你不是不想念她呀,可是,祭祀時,你則祈禱說: ‘必定不要使她回來?!?這難道不是為她長遠考慮而希望她有子孫相繼當國王嗎?” 太后說: “是這樣的。” 左師公又說: “從現在算起,三世以前一直推到趙氏建成趙國的時候,趙王的子孫封了侯的,還仍舊有存在的嗎?” 太后說:“沒有。” 觸龍說: “除了趙國,別的諸侯國類似的還有繼續存在的嗎?” 太后說:“我沒聽說過?!?觸龍說: “這就是說,在他們之中近則自身便遭了禍,遠則禍患便落到他們子孫頭上了。難道說君主的子孫,做了侯爵就一定不好嗎? 依我看來,這是由于他們地位太高而又沒有什么功勛,俸祿很豐厚而又沒有什么勞績;而且擁有金銀珠寶之類的寶物太多太多?,F在,太后你尊顯長安君的地位,封賞給他富庶肥沃的土地,賜給他很多十分寶貴的東西,卻不命他趁當今之時為國立功,一旦你不在人世了,長安君憑什么在趙國安身呢? 我認為你為長安君的打算不是長遠之計,所以我認為你愛長安君不如對燕后的愛。” 太后說: “好吧,就照你說的辦吧!” 于是,便給長安君準備好車子一百輛,去齊國作人質。齊國便派出了救兵。
趙國的賢士子義聽說了這件事,說道: “君王的兒子,是他的親生骨肉,尚且不能依靠沒有功勛的高位,沒有勞苦的俸祿,來保持他的富貴榮華,何況是作臣子的呢!”
【鑒賞】 本文記載觸龍在長安君質齊問題上對趙太后所進行的勸告,指出“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其權位是不能久遠的,提出了一個如何培養子女的問題。
本文的重點在“說”。觸龍面對的趙太后態度強硬,盛氣凌人,早已發下話來: “復言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且觸龍去見她時,她滿臉怒氣地等待他,恐其言及長安君,故先作臉色以拒。在這種情況下,觸龍要說動她,必須要注意說話的技巧。從文中來看,觸龍的技巧主要有:
(一) 態度誠懇,問寒問暖。觸龍入坐之后,先謝罪,并就病足說起,久不見太后,怕太后身體有恙,特來問候。然后再將自己健身之法介紹給太后,表現出誠懇謙恭,對太后關懷備至的樣子,只字不提長安君之事,從而使太后不和之色稍解。
(二) 由遠及近,側面迂回。在緊張氣氛緩和之后,再求太后關照自己的不肖之子舒祺。這引出太后關愛長安君的心事,自然發問: “丈夫亦愛憐少子乎?”當太后提出婦人愛子“異甚”——特別厲害時,觸龍抓住時機,直接說出太后之愛燕后甚于長安君。然后加以分析,指出 “父母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燕后出嫁,太后雖為其遠而悲哀,而思念,但每當祭祀,必祝之: “必勿使反”,不愿她歸來。因為王后被廢或國滅,才回母國。所以,太后的目的是想讓燕后子孫久長,相繼為王。逐漸進入正題。
(三) 反復比較,直揭心事。觸龍又進一步舉例,反復比較,提出兩句:“今三世以前,一直到趙氏建成趙國之時,趙主之子孫為侯者,其繼有在的嗎?”“除了趙國,其它諸侯國的子孫類似的,有嗎?” 當太后說“沒有” 和 “沒聽說過”時,觸龍便抓住機會進行分析,指出他們不是 “不善”,而是“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挾重器多”,因此,近者禍其身,遠者及其子孫。然后,話鋒一轉,指出太后尊長安君之位,封以膏腴之地,多予重器,而不令他有功于國,一旦太后歿,長安君憑什么在趙國安身?故認為太后 “為長安君之計短”,對其愛不若燕后! 一針見血,直揭太后的心事。終于使太后醒悟,從國家大計出發,派長安君為齊質,齊兵出,解秦攻趙之危。
本文反映了趙國統治階級內部財產和權力的再分配的斗爭。觸龍說太后,句句閑語,步步閑情,還妙在從婦人性情體貼出發,借燕后和諸侯子孫反襯長安君,言辭委婉親切,且能擊中要害。老臣一片苦心,顯露在字里行間,誠摯感人,說服力很強。
注釋
①趙太后: 趙惠文王之妻,趙孝成王之母,又稱趙威后。新用事: 新近執掌政事。②長安君: 趙太后的小兒子,趙孝成王之胞弟。③左師: 官名。盛氣: 胸中充滿怒氣。胥: 同 “須”,即等待。④輦: 古代用人拉的車,多指君或后坐的車。有 “龍車鳳輦” 之語。⑤衰: 衰退,減少。⑥強步: 強迫走動。⑦息: 兒子。⑧黑衣: 戰國時王宮衛士穿黑色軍服,此代指衛士。⑨昧死: 冒著死罪。⑩填溝壑 (he): 壑,坑地、山谷。填溝壑,指死。因人死埋于地下,所以稱 “填溝壑”,這是謙稱。(11)媼: 對老年婦女的尊稱。燕后: 趙太后之女,嫁到燕國為后故稱燕后。(12)持其踵: 踵,腳后跟。這是指燕后出嫁時,太后緊緊跟在她身后不忍分別。(13)必勿使反: 古代諸侯之女嫁他國,只有當其被廢或夫家之國亡國時,才返回父母之國。這里是說,太后為燕后祈禱,愿她永遠不要遭到不幸,因此才不要返回本國。(14)奉: 同 “俸”,即俸祿。(15)重器: 金玉之寶物及其他貴重物品。(16)山陵崩: 指太后死去。古代稱帝王之死為崩。臣子不敢直言君后之死,所以托言“山陵崩”。(17)子義: 人名,趙國的賢士。(18)金玉之重: 指富貴的地位。
上一篇:《史記·陶朱公長子吝金害弟》鑒賞
下一篇:《史記·鄒忌巧對淳于髡》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