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韻類·以尋常語度入韻律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至于“染柳煙輕,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氣象更好。后疊云 “于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苯砸詫こUZ度入音律。煉句精巧則易,平淡入調者難。(張瑞義 《貴耳集》 卷上)
【詞例】
永 遇 樂
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 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撚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解析】本詞是作者晚年流寓長安時所寫,通過今昔對比抒發了深沉的盛衰之感和身世之悲。上片寫今年元宵節的情景?!奥淙杖劢穑涸坪翔怠眱删溆盟淖謱﹂_篇,色彩絢麗,形象飛動。落日的余暉如同熔化的金屬般火紅璀璨,紅了半邊天; 傍晚的彩云輕輕飄浮,仿佛圍繞著一輪皎潔的璧玉般的明月。這無疑是一個分外晴朗的夜晚,預示著今年元宵佳節的天氣非常可人。這本是令人高興的兆頭,但詞鋒卻陡然一轉,作者嘆道:“人在何處?”乍一讀來,很感突兀,細加體會,方知其妙。這是詞人抒發感慨的根本原因,為下文的憶昔埋下伏筆。此句意謂今年的元宵佳節碰上這么好的天氣,本應高興才是,可是我現在在哪里呢? 人們又都在哪里呢? 還能高興起來嗎? 四字之中有對國破家亡流寓他鄉的無限怨艾情緒,深層次中也有對那些忘卻家國之仇的上層士大夫們的譏諷,含有林升 《題臨安邸》 詩句 “暖風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意蘊。正因為有這一層意思,才使前后文脈暢通?!叭玖鵁煗狻比溥M一步敘寫初春之景色。濃濃煙靄的繚繞使柳色顯得深重,《梅花落》 的笛聲中吹奏出梅花開始凋謝的哀怨,春意才有多少呢?“知幾許”是知多少的意思,語義上偏重于少?!按得返言埂憋@然是暗用李白 《聽黃鶴樓上吹笛》“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詩意,藉此抒發深深的故國之思。“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前兩句承前,說不但天氣晴朗,而且也很暖和,正是出游的良辰。“次第豈無風雨?”又作一轉折,意謂別看天氣這么好,難道不會很快變天嗎?次第是很快、轉眼間的意思。這仿佛有點杞人憂天,但這正反映了作者飽受顛沛流離之苦后所形成的特殊心境。金人鐵蹄的踐踏,丈夫趙明誠的急病暴亡也仿佛是 “次第”間發生的風雨,令人無法預料。正因有此心境,他才謝絕那些乘坐 “香車寶馬”“來相召”的 “酒朋詩侶”們,抒情線索很明顯。
下片分為兩層,前六句追憶往昔之繁盛,后五句描述眼前之衰颯。“中州”指中原一帶,這里代指汴京。當年在汴京時,閨中閑暇無事,人們又特別重視正月十五元宵佳節這一天。每逢此節,少婦淑女們個個都濃妝艷抹,打扮得花枝招展,頭上戴著時髦的插著翠鳥羽毛的帽子,插著用金線撚絲所制的雪柳(古代婦女一種頭飾),衣飾整齊,說說笑笑,前去游逛觀賞花燈。這幾句極力渲染當年汴京的繁華和自己閑適舒暢的生活,語調輕松歡快。但這一切都已成為過去,只能留存在美好的記憶之中。越是回憶這些景象,越會感到現在的孤獨與愁苦。以下五句則轉為直接抒寫現實之傷感情愫?!叭缃胥俱?,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三句如話家常,傾述自己孤苦無依的生活處境和近于絕望的悲涼心境。早年光彩照人的少婦如今已成了面容憔悴,滿頭花白發的老太婆,早年與丈夫繾綣相依,飽享夫妻和諧之福的自己如今卻成了孑身一人,孤苦無依的寡婦。因此,真不愿意在元宵佳節的夜間到熱鬧的地方去。倒“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這最后一句于抒情中又起一層波瀾。詞人不想去熱鬧處游玩,怕因他人之成雙成對卿卿我我的幸福情景反襯出自己的形單影只而受到刺激。但外面的元宵佳節畢竟是非常熱鬧的,她又怎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呢? 只不過是簾外的那個世界已經不再屬于她罷了??梢娤蚝焹旱紫侣犎诵φZ的生活細節極為深刻地表現出詞人失落、愁苦、悲哀的心境。
李清照對詞之音律要求非常嚴格,甚或可以說達到了近于苛刻的程度。她在 《詞論》 中說:“詩文分平側,而歌詞分五音,又分五聲,又分六律,又分清濁輕重?!彼齽撟髟娫~時也是恪守這些規則的。僅以本詞末尾五句為例,按照 《詞譜》,這五句的平仄格式是: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稍加考察就會發現,李清照這五句詞的平仄完全合乎這一規則,決無只字違拗??梢娮髡哒莆振{馭語言,運用音律規則的熟練程度。張瑞義所云“以尋常語度入音律”指的就是這種情況。“煉句精巧則易,平淡入調者難”,這是行家里手的經驗之談。能將尋常語言用于詞中并不太難,但要使這些語言完全符合音律的要求就不那么容易了,非有很深的藝術造詣便無法做到這一點。李清照詞作則多有這種特點,如“樓上幾日春寒,簾垂四面,玉闌干慵倚。被冷香消新夢覺,不許愁人不起”( 《念奴嬌》 蕭條庭院); “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 《孤雁兒》 藤床紙帳) 等詞句皆淺近易曉,如話平常,但又妙合音律,表現了女詞人的非凡才氣。
上一篇:用事類·善用前人語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聲韻類·促節之回蕩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