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類·語意高雅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 晏叔原見蒲傳正,言先公平日小詞雖多,未嘗作婦人語也。傳正云:“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豈非婦人語乎?”晏曰:“公謂年少為何語?”傳正曰:“豈不謂其所歡乎?”晏曰:“因公之言,遂曉樂天詩兩句云:‘欲留所歡待富貴,富貴不來所歡去。’”傳正笑而悟。然如此語意自高雅耳!(魏慶之 《魏慶之詞話》 引 《詩眼》語)
【詞例】
玉 樓 春
晏 殊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情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解析】 高雅是與俗氣相對的一個范疇,它是就詞的風格而言的。“語意高雅”就是指作家在作品中的造語和立意都不流于俗,具有高屋建瓴之勢。換句話說,就是在表達情感上要真誠,在造語上不落言筌。作家不具備很高的修養,是達不到這種境界的。五代的馮延巳、宋初的歐陽修、宋祁等人的一些詞作便達到了這樣的美學境界。晏殊的這首 《玉樓春》 更是這方面的典范之作。
這是一首借閨情來表達己情的詞。《賓退錄》:“晏叔原(殊幼子) 見蒲傳正曰:‘先君平日小詞雖多,未嘗作婦人語也。’傳正曰:‘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豈非婦人語乎?’叔原曰:‘公謂年少為所歡乎? 因公言,遂解得樂天詩兩句: 欲留所歡待富貴,富貴不來所歡去。’傳正笑而悟。余按全篇云云,蓋真所歡者,與樂天 ‘欲留年少待富貴,富貴不來年少去’ 之句不同,叔原之言失之。”從這段記載上來看作者是不同意晏幾道為其父的辯解,而認為這是一首閨情詞,這是皮相之論。這首詞實乃借閨情以表達離情,正如謝章鋌所說:“風雅之調,《離騷》之篇。美人香草,十九寓言。涂抹脂粉,綴拾釵鈿。深情往復,密意綿綿。誤為綺語,已落言筌。”(《賭棋山莊集詞話二》)
詞的上片具體寫“離情”。“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起句寫離別的地點和對離別的感受。在綠楊和芳草點綴的長亭,作者和對方就要分手了。“年少拋人容易去”,這里頗多感慨。“年少”即少年,意謂年輕時與人分別并不覺得如何,而今卻覺得難解難分,這正是有了不盡的人生體驗之后的感受。“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愁三月雨”,這被后人因對仗精工而激賞的句子活畫出離別前的心理。殘夢被五更的鐘聲驚破了,離愁恰似三月綿綿的春雨。“人生自古傷離別”,這鐘聲驚破了夢,也敲在了離人的心上; 這淅淅瀝瀝的暮春之雨也仿佛是離人之淚,造語頗新。也正如陳廷焯所說:“婉轉纏綿,深情一往,麗而有則,耐人尋味。”(《白雨齋詞話》)
下片抒發別后的感慨。“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過片緊承上片而來,“無情不似多情苦”是用反語來表達感情,從全詞來看作者不是強調“無情”,而是肯定“多情”,人是有感情的,作品中如果沒有情就不成其為文學作品了。這里是說“多情”比“無情”痛苦萬分,具有辯證因素。“一寸還成千萬縷”是對“多情”的具體解釋。“一寸”即指心情,離別之情化作千萬縷,說明離愁是無處不在,彌漫整個空間。這是化用李煜《蝶戀花》: “一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語意,亦臻佳妙。結句“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把這種離愁推向高潮,情感表現也達到峰巔。天涯地角是很遙遠的,但它們也有終極之處;而相思是無休無止的,是沒有窮盡的。這兩句是借用白居易詩句“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長恨歌》),化而不滯,遂把這種離恨表現得淋漓盡致。
這首詞用香草美人這種比興手法,來表達對友人的不盡離別之情,隱含了作者對當時政治的一些看法。劉永濟先生認為在北宋仁宗朝,黨爭比較激烈,這是作者對受排擠者的同道所抒發的依依惜別之情 (見 《唐五代兩宋詞簡析》)。晏殊一生仕途平穩,沒受什么打擊,但對離別體會得如此之深,肯定是有其背景的,大概劉先生說得是對的。細揆此詞,作者不是專主某一“戀人”,如“年少拋人容易去”,而是對人生對時事的感喟,而這種感喟又是借閨情來表達的,遂使此詞蘊藉多端。其實晏殊此詞深得《楚辭》遺韻,這也正是他的高明之處,欣賞者如果僅僅停留字面,只是說明自己進入閱讀誤區。
上一篇:風格類·語意超絕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風格類·凄婉中饒頓挫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