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金蘭
【出典】 《周易·系辭上》:“‘同人先號咷而后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唐·孔穎達疏:“二人若同齊其心,其鑯利能斷截于金?!薄岸送R其心,吐發言語氤氳臭氣香馥如蘭也。此謂二人言同也?!薄秴卿洝罚骸皬垳赜⒉怒h瑋,拜中郎將,聘蜀與諸葛亮結金蘭之好焉?!?據《太平御覽》卷四○七引)
【釋義】 《周易·同人》卦中有“先號咷而后笑”的爻辭。孔子在《系辭》中解釋說,這是由于有同類、同志支持的結果。他用“斷金”、“如蘭”比喻二人同心所產生的力量和氣味相投。后因用“金蘭”比喻志趣相投的朋友。
【例句】 ①少年場,金蘭契,盡白頭。相望萬里,悲我已是十年流。(李光《水調歌頭·昌化郡長橋詞》785)這里的金蘭契指志趣相投的朋友。作者因忤秦檜被放逐昌化,中秋之夕思念家鄉舊友,故有此語。②游從兩世記金蘭,風流二阮居南北。(王以寧《踏莎行》[夢褥光宗]1066)這里的金蘭指朋友。作者與朋友相聚,念及兩代互相往來,故有此語。③珍重金蘭交契,共惜匆匆別去,送我幾煙林。(葛立方《水調歌頭》[睡鴨凝香縷]1345)這里的金蘭指友誼。與朋友相別,故以珍重友情相勉。
上一篇:典故《金仙泣漢》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金券》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