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思類·兩面兼寫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唐宋人詩詞中,送別懷人者,或從居者著想,或從行者著想,能言情婉摯,便稱佳構。此詞則兩面兼寫。前半首言征人駐馬回頭,……后半首為送行者設想……。(俞陛云 《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詞例】
踏 莎 行
侯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賞析】這是一首抒寫離情別緒的詞。離別的作品 《詩經》里就有了,這是一個古老的題材。離別總是人生經歷中痛苦的事。離別的詞一般有兩種類型: 一是送人遠行,一是自己遠行而別離親朋好友。歐陽修這首 《踏莎行》卻不是這樣寫的。他寫了兩個人。一位是征人——遠行的人; 一位是送別了征人的人,是征人為送行者的設想。
詞的上片,寫的是征人。地點: 一所專門接待來往官員的館舍。顯見行人已是在半途中了。時間: 初春,梅花已經凋零將盡了。館舍的外面有一條小溪,溪上有一座橋,或許是木橋,或許是石橋,橋畔的楊柳枝條柔軟纖細,在初春的空氣里透露出絲絲生氣。此時,行人出現了: 暖風吹拂著他的面孔,地上初長的草散發出一種使人舒服的香氣。按常理,這正是良辰美景。但在這時征人的眼中,一切都顯得是那樣哀愁: 他離別心愛的人而遠去了。埋在心底的離愁,隨著自己離她愈來愈遠,愈加沉重,就像一片無窮無盡、蒼蒼茫茫的春水。詞作者為了寫征人的離愁,故意設置了一個美妙的春日和初生的春意,以襯托征人的離愁。樂境寫哀,更顯得離愁綿綿不絕。
詞的下片,則是寫征人思忖送行者此時該有的情況。此刻她可能正倚樓西望,但見茫茫平原,平原的盡頭是山,是春天里黛綠的山??墒?,她思念的人,早已去了遠方,到比青山那一邊更遠的地方去了。只剩下自己獨自一人,柔腸寸斷,粉淚盈盈。登上高樓,仍望不見自己心中所思念的人。不望了罷,越望越傷人心?!皹歉吣j@倚”一句,寫情曲折細膩,將思婦欲望不能、對征人思心如煎的心理凸現紙上。“行人更在春山外”更是傷心之極語,無怪乎明人卓人月說:“‘行人更在春山外’,不厭百回讀。”(《詞統》)而所有這些,又是征人為思婦的設想之詞,兩面兼寫。有了這樣精巧的構思,更見得離別的愁緒之深刻了。
上一篇:構思類·字字依題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構思類·透過本位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