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嬌娜》解說與賞析
這是一篇謳歌精神戀愛的小說,在《聊齋志異》眾多的愛情篇章中,可謂獨樹一幟。過去論者多認為這是一篇歌頌“友情”的作品,其實并不然。
小說的故事情節并不復雜,它主要寫孔生在與皇甫公子的交往中,先是皇甫公子招來了“紅妝艷艷”的香奴,使孔生“目注之”,并產生了欲覓佳偶“必如香奴者”的意念。而后嬌娜出場,她的驚人美貌使正患惡瘡的孔生,頓時忘了瘡口的劇痛,“精神為之一爽”。嬌娜有著一手好醫術,她很快就治愈了孔生的惡瘡。但對孔生來說,嬌娜其人更是比藥物靈驗的麻醉劑。在嬌娜為他割肉除毒的時候,他“貪近嬌姿,不惟不覺其苦,且恐速竣割事,偎傍不久”。自此以后,他“懸想容輝,苦不自已”,“廢卷癡坐,無復聊賴”,對嬌娜的愛,已達到了如醉如癡的程度。可是,嬌娜的父親以其“齒太稚”拒絕了他。孔生不得不接受了“與嬌娜相伯仲”的嬌娜的表姐松娘。雖然孔生與松娘“合巹之后,甚愜心懷”,但他內心深處是無法忘情于嬌娜的,所以當孔生與皇甫公子分手后再相見的時候,他首先問的是嬌娜;而嬌娜對于孔生也是難以忘懷的,在孔生再見到她感謝她過去治病的恩德時,她不無深意地說:“姊夫貴矣。創口已合,未忘痛耶?”話語不多,卻情懷繾綣。所以當皇甫公子一家遭難的時候,在雷霆大作,一鬼物以利喙長爪抓走嬌娜的一剎那間,孔生能不顧個人安危,以死相救。而嬌娜也為孔生高尚的情愛所感動,發出了“孔郎為我而死,我何生焉!”的心聲,并置“男女授受不親”的清規戒律于不顧,“以舌度紅丸入,又接吻而呵之”,以此救活了孔生。后嬌娜的丈夫遭劫去世,孔生請公子兄妹同回故里,從此“棋酒談宴,若一家然”。很顯然,孔生與嬌娜之間的關系既超過了一般的友情,但又沒有涉于男女私情。這里,二人之間的愛慕和欽羨分明是存在的,而且是那么執著、深沉。孔生愛慕嬌娜,以至不惜以死作為代價,不僅僅是因為嬌娜的容貌美麗,而且更因為嬌娜的心地純真,樂于助人;而嬌娜的欽羨孔生,也正在于孔生的癡而不亂,見義勇為。這是一種超越了世俗之見的最崇高的愛情。作者在作品中贊美謳歌了這種愛情的真摯和崇高,但是人世間往往缺乏這樣的愛情,于是蒲松齡便幻化在人狐之間,借以表達作者對高度審美化了的愛情的追求。
《嬌娜》不僅立意新奇,而且藝術手法也極具特點。為了襯托嬌娜的美麗,作者先寫一香奴為引,后又寫一松娘作比。開始,一個香奴已使孔生心滿意足,及至見到了嬌娜,才感嘆“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但嬌娜偏又不能成為他的配偶,于是又引出松娘,以松娘的“艷色賢名”作為嬌娜的正襯。以孔生的婚姻,不可謂不美滿,但“美中不足”是人生的普遍規律,小說最后沒有讓守寡的嬌娜成為孔生的妻子,一脫“有情人總成眷屬”的大團圓窠臼,從而給讀者留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缺憾,正因為有了這種缺憾,才獲得了小說藝術上的完美,才有如此富有詩意的魅力。設使出自一個平庸的手筆,肯定會寫松娘、嬌娜兩姐妹同事孔生,彼此和諧無間,如此美則美矣,但作品的特殊魅力也將因此喪失殆盡。
上一篇:《里乘·姮兒》解說與賞析
下一篇:《嬌紅傳》解說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