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金粉錄
清代白話長篇才子佳人小說。三十回。題“燕山逸叟編輯,珠湖居士校定”,其生平不詳。成書于清光緒年間。
現存主要版本有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石印本,藏鄭州大學圖書館。1994年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館藏足本明清小說系列”排印本。
湖北襄陽府有個小康人家,家主姓吉名德字樂余,平日安分守己,樂善好施,可惜年老無子。后娶妾生子,取名慶和,號壽人。慶和從小天資聰敏,穎悟過人。經先生教讀,更是過目成誦,出口成章。
這年城外發大水,四鄉八鎮田禾房屋盡被淹沒。百姓忍饑受餓,景況凄涼,有一韓老兒最為可憐。吉德見狀,動了惻隱之心,將他一家三口叫到自己家住,見他十六歲的兒子韓宏伶俐可愛,就讓他和慶和一起求學。后見他誠實可靠,就把田產事務交付他管理。到他二十二歲時,又為他討了老婆,使他們過上豐衣足食、無憂無慮的日子。韓一家對此感恩不盡。后韓宏時來運轉,經商得利,就花錢鉆門路,拜門生,居然當上了官。
慶和十七歲那年,二老相繼去世。三年后,正值大比之年,慶和辭別生母,到省城赴考。不料飛來橫禍,家遭回祿,銀錢物件延燒干凈。慶和聞訊,心急如焚,在奔回家的路上不慎撞跌死一個七、八十歲的老頭,為此吃了半年官司。待出獄時,已是田產變盡,一貧如洗,度日艱難。慶和想起韓宏現正在南京做官,就借了盤纏前往,指望得到幫助。哪知韓宏不思知恩圖報,反而過河拆橋,非但一毛不拔,還要送官查究。慶和氣得怒發沖冠,恨透世態炎涼。虧韓家老奴顧全關照,慶和得到妙相寺抄寫經文謀生。
一日,本城紳士趙弼來訪,遇見慶和,見其舉止端莊、語言倜儻,心中著實贊嘆,就邀他到家坐館。慶和到趙家后,與鼎銳、鼎銘兄弟倆極為相得。這日,鼎銳與好友杜海秋約慶和同游半山寺。慶和見廟祝王大女兒娟娟生得嫵媚動人,一見鐘情,為之傾心,最后悵然而去。回家后,一人在燈下念念不忘。十數日后,慶和獨自到半山寺,指望能復見佳麗,誰料空跑一趟,無功而返。
又一日,鼎銳向慶和談及兄弟鼎銘自幼資質愚鈍,百般延醫診治,仍無法使之開竅。近來情況更糟,終日狂叫,跳躍飛騰,吵鬧不安,家人傷透腦筋。慶和仔細了解以前種種情況,結合鼎銘現狀,認真診斷開方。由于藥方獨到,不到半年,鼎銘病魔全退。全家歡喜,趙弼更加欽佩慶和的見識。不久鼎銘子史精通,文思敏捷。會試時,與慶和同時中舉。
金陵釣魚巷一帶,有好些秦樓楚館。其中一妓,名白莼秋,不但姿色絕佳,更具豪爽之氣。一風雪之夜,莼秋遇見一個雖身穿敗絮布袍,寒冷抖縮,但舉止不類常人,毫無下流氣習之人。莼秋見他生得一表人才,分明是個落魄英雄,經問,知此人名叫洪一鶚,遂約他明日來家。次早又派人送來新衣帽,以便登門相會。一鶚見青樓中竟有如此識廣多情之人,心中著實感激。見面后,談起各自往事及今后打算,莼秋勸一鶚要智勇足備,謀略兼優,文武雙全,使一鶚頓開茅塞。一鶚表示今后要留心經史,熟習韜略;莼秋表示今與君一宿,誓不再接他人。兩人山盟海誓,矢志不移,結為伉儷,此愛彼恩。這年元宵佳節,趙氏兄弟及慶和等眾人,齊去觀看花燈。在街上見洪一鶚為護嬌娃而打抱不平,遂與之結識。從此,道義相交,往來親密。
不久,鼎銳、鼎銘、慶和、杜海秋、李亦仙同離寧到滬,準備乘船北上進京會試,乘便在滬舊地重游。慶和無意間遇到娟娟。原來娟娟自其父突病死后,被騙來滬,抵押給鴇母,逼良為娼,但娟娟堅持只出局不接客。眾人聽了娟娟一番苦情后,設法捐資,欲贖娟娟。怎奈惡鴇欲壑難填,漲價勒贖。鼎銳等只得拜訪趙弼學生——上海知縣卜世成,托他料理。卜知縣即派人提拿人犯干證,當堂斷結。娟娟得以脫籍從良,并向慶和表達愿托終身的心意,遵囑在滬安心耐守,等待佳音。
眾人乘海輪北上。春試后,趙鼎銳、吉慶和高中進士。回寧時,慶和在滬帶娟娟同行。抵金陵后,慶和、娟娟一對有情人終成眷屬。
朝廷勵精圖治,皇上下明詔,起用賢臣。趙弼及親家鄭垣克日進京復職,并聯名推薦洪一鶚有經邦濟世之才。皇上見表章,即召一鶚。召見時,皇上見一鶚氣度從容,英明練達,經濟頗優,圣心喜悅,加恩賞給中書。
此時襄陽興隆集土豪繆瑞麟,雄霸一方,無惡不作,勾結匪類,揭竿起事,攻陷城池,肆行劫掠。賊勢日日浩大,官軍連連失利。洪一鶚奏陳平寇十策,保舉武藝精通干才。皇上特授一鶚為兵部侍郎、巡按都御史、江南兩湖五省提督,賜上方寶劍,克日督師三軍征剿逆寇。未及一載,各路賊匪一律肅清。皇上見一鶚卓著勤勞,封為太子少保、兵部尚書。諸將皆有封賞。
吉慶和在任上因辦事勤勞,直言不諱,被皇上派任查辦大臣,出京悉心考察政事,以清吏治而肅官方。慶和輕車簡從,微服私訪。辦案剛正不阿,威爾不猛。經查確切,將貪贓枉法的韓宏之流革職查辦,大小官吏見此,無不奉公守法,清節自操。后慶和、一鶚、鼎銳等均為朝廷重臣,子孫綿延不絕。國家四海升平,萬民樂業。
上一篇:《十尾龜》介紹|賞析
下一篇:《合錦回文傳》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