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戲合集
清順治寫刻本《無聲戲合集》正文書影
日本抄本《無聲戲合集》正文書影
清代白話短篇(擬話本)世情小說集。又名《覺世名言連城璧》、《連城璧》。兩集十八回。題“覺世稗官編次,睡鄉祭酒批評”。作者李漁(1610—1680),原名仙侶、笠鴻,字謫凡,號天徒、笠翁,別署覺世稗官、新亭客樵、隨庵主人、笠道人、湖上笠翁等,浙江蘭溪人,清代著名戲曲理論家、戲劇家和小說家。成書于清順治年間。
現存主要版本有清順治刊《無聲戲合集》本,殘存二回,藏北京大學圖書館;清順治寫刻本,十二回,藏日本尊經閣文庫;日本抄本,十六回,藏大連圖書館;清順治三近堂刊《無聲戲合選》本,殘存九回,開封孔憲易藏;清康熙寫刻本,十八回,藏日本佐伯市立圖書館。1985年臺灣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說叢刊”影印清康熙寫刻本,1989年人民文學出版社“中國小說史料叢書”排印本,中華書局“古本小說叢刊”影印清順治寫刻本及清康熙寫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印清順治寫刻本及日本抄本,1991年江蘇古籍出版社“中國話本大系”、1992年浙江古籍出版社“李漁全集”排印清順治寫刻本及清康熙寫刻本。
第一回 丑郎君怕嬌偏得艷
明朝嘉靖年間湖廣荊州府財主闕里侯不僅內才不濟,相貌奇丑,渾身上下件件都闕,而且口氣、體氣、腳氣奇臭難聞,故此人送綽號“闕不全”。只因自家有錢,竟先后娶了三位有才有貌的妻子。第一次娶鄒長史女鄒小姐,才貌雙全,進門一月,因不堪忍受里侯的奇丑和臭氣,就閉門在書房禮佛。因遭鄒小姐堅拒,里侯仗著自己有錢,又娶何運判女何小姐為妻。何小姐進門兩日,也因無法忍受“闕不全”,就拜鄒小姐為師,一同禮佛,拒絕與里侯接觸。里侯兩次婚姻失敗,只好降格以求。第三次只要娶一個大字不識、粗手笨腳的,只要會當家過日子,能生兒育女即可。誰料所娶吳小姐不僅才貌比前二位更勝一籌,而且心腸善良。吳小姐所作所為使鄒、何兩人感動,三人共擔苦痛,同心奉侍丈夫闕里侯,竟使得一個奇臭奇丑的畸人得了三個才貌雙全的美妻。三妻各生子,個個模樣俊俏,又聰明伶俐,長大后或中舉或出貢,光耀闕家門楣。里侯在三位妻子的精心侍候下活了八十多歲,得以壽終。
第二回 美男子避惑反生疑
趙家媳婦何氏的臥室與鄰居童生蔣瑜的書房一墻之隔,趙家怕媳婦聽到書聲而動憐才之念,特地把何氏的臥室調至前面。哪知蔣瑜為避嫌疑也將書房移到了前邊,恰好仍舊與何氏隔壁而居。一日蔣瑜從書架上意外發現了一個漢玉扇墜,因囊中羞澀就將其出售。不料這個扇墜乃是趙家送給何氏保管之物,趙家以此為罪證把蔣、何二人的“奸情”告到了府衙,蔣、何二人莫名其妙,卻被屈打成招。卻說知府夫人在知府書房床邊發現了媳婦的一只繡鞋,就懷疑知府與媳婦有染。大吵大鬧,媳婦含羞上吊。知府經過細心勘察,順著壁縫找到一個老鼠洞才弄清真相。知府于此聯想到了蔣、何二人之事,恍然大悟,最終平反了蔣、何二人的冤獄。
第三回 改八字苦盡甘來
舊家子弟蔣成,家道敗落后到刑廳手下充當皂隸。因行杖時下不得毒手,反被刑廳誣為預先得了杖錢,白白吃了一頓好打。就這樣,當了一年差,底錢不曾留得半個,倒挨了上千屈棒。同行也笑他:“不是撐船手,休來弄竹篙。衙門里錢這等好趁?要進衙門,先要吃一付洗心湯,把良心洗去;還要燒一份告天紙,把天理告辭,然后吃得這碗飯。”蔣成在受盡屈辱后遇到了算命先生華陽山人。華陽山人戲將他生辰八字更改了一下,恰好與刑廳的八字一樣。刑廳從蔣成命紙上發現其與己同年同月同日同時,八字一樣,刑廳做官,蔣成做皂隸,有天壤之別,對之不勝憐惜。于是蔣成得到了刑廳的百般關照,一時成了刑廳的紅人。不上三年,就做了數千金的家事。后來刑廳又舉薦他做了兩任官,官滿以后,宦囊竟以萬計。
第四回 失千金因禍得福
廣州府南海縣的財主楊百萬,放債不依借貸者的資產,而只憑其命相。遇著“富貴相”的就多放,遇“窮相”則少放甚或不放。秦世良與秦世芳面貌身材相同,一同去向楊百萬借錢。楊百萬相過秦世芳后,認為他今后留不住財,不肯借貸。世芳討了個沒趣。后面的世良心也悲涼,不料楊百萬卻相他“將來家財,不在小弟之下”,慷慨解囊借給五百兩銀子。世良借得五百兩本錢,買了一些綢緞,飄海去做生意,不想途中卻為海盜所劫。楊百萬知世良失利后不僅不責怪,反而鼓勵他不要灰心,又慨然借他五百兩。世良這次先將三百兩作本錢,去湖廣販米。途中遇一老仆,因家主落難,急需三百兩銀子解救,就拐走了世良的本錢。世良無奈,只得再用剩下的二百兩仍往湖廣販米。途中在一客店遇到世芳,二人結為兄弟,一起居住。恰值世芳所帶去湖廣販米的二百兩本錢被竊,店家便將世良的二百兩誣為世芳的銀子給了世芳。世良有口難辯,只得忍氣回家,以教授蒙童糊口。等到世芳在湖廣販米賺了大錢回到家里才得知,自己走時沒帶本錢,冤枉了世良。于是世芳將所得之財去賠還世良。在楊百萬的調停下,兩人平分了所得錢財。世芳就此依傍世良再去海外買賣。又遇到了朝鮮駙馬,這駙馬正是當年劫世良綢緞的海盜,駙馬良心發現,以十倍之數賠還世良。此時,南海縣的新任知縣,竟是拐走世良三百兩銀子的老仆的主人,到任之后,立即設法補償了世良五六千金。世良所失千金,卻因禍得福。
第五回 女陳平計生七出
崇禎年間,陜西西安府武功縣的耿二娘聰慧非常,心計頗多。有鄰人將魚鉤吞入喉內,扯不出,吞不下,非常難受。二娘用糯米串推到嗓子眼,抵住魚鉤,順順當當地將魚鉤取了出來。有個妯娌在將箱子放回架上時,不慎手骨兜住了肩骨,兩手朝天,不能動彈。二娘要幾個男人揉她身上、腿骨。婦人害羞不肯,一急之下,手臂恢復正常。因此人稱耿二娘為“女陳平”,佩服她的聰慧機敏。二娘與耿二郎婚后,和和美美,恩恩愛愛,夫妻感情極好。忽然一日,流賊到來,奸淫擄掠,無所不為。耿二娘被擄以后,第一晚推說自家行經不便,騙過了流賊頭目。接著便用巴豆涂抹得生起毒來,還用巴豆抹了流賊頭目,致使賊頭不能得手。二娘又謊稱有一大注銀子埋在某處,誘騙流賊頭目去掘。流賊頭目果然相信,二人化作乞丐去掘銀,途中二娘給流賊頭目吃了兩粒半巴豆,致其下泄不止,成為廢物。于是二娘召集鄉鄰將流賊頭目捉拿處死,然后去取得流賊窩藏的大量金銀財寶。二娘用計謀不僅保全了自身,而且竟因禍得福。
第六回 男孟母合教三遷
嘉靖末年,福建興化府莆田縣的秀才許葳為當時閩中風尚所誤,好男風不好女色。妻子死后,典房賣地,娶了孌童瑞郎。成婚之后,二人相親尤切,瑞郎竟以自閹來報答許葳的恩情。不久,鄉中人告發他養使閹奴,有叛逆之志。許葳被太守用刑后命歸黃泉。瑞郎自閹之后,便男兒效女,學做女人的一應事宜。他看看在莆田呆不下了,便攜帶許葳的兒子承先連夜搬至漳州。瑞郎看顧承先極緊,害怕孩子因相貌姣好重蹈覆轍,時常叮嚀囑咐他不可上當被騙。誰料新任知縣看中了承先模樣,一定要他去做門子。瑞郎無奈,只得全家再遷往廣東廣州府。從此悉心管教承先,不久承先中舉做官。后來,承先偶然得知瑞郎的身份,仍把他當作親生母親一樣看待,奉養其善終。
第七回 人宿妓窮鬼訴嫖冤
崇禎末年,揚州有一個篦頭的待詔王四,因看了新戲《占花魁》,艷羨賣油郎秦重的桃花運,忽然風流興起,心熱難熬,癡心妄想也占一次“花魁”。妓女雪娘本是狠毒的花界老手,趁機敲詐王四,提出只要交足一百二十兩銀子,就可嫁給王四。王四信以為真,一連忙了四五年,等到銀子交足,要領雪娘,哪想鴇母與妓女同時翻臉不認賬。王四氣得半死,告到了江都縣,因沒有憑據,被當作無賴,挨了三十冤枉大板。王四氣憤不過,央求一位才子寫得一個百般滑稽的冤單,時時鳴冤叫屈。一日,一個押漕糧的運官替他抱不平,設計將鴇兒拿獲,逼她交出坑人所得的銀子。運官將銀子全數歸還王四,為王四出了一口惡氣。
第八回 鬼輸錢活人還賭債
嘉靖初年,蘇州王小山慣以賭博掯勒人家錢財,時常勾引富室子弟下場作賭,將他們攬入圈套,直至傾家蕩產才罷手。富戶王繼軒,要往山東、河南糶米,臨走時叮囑兒子竺生要閉門謹守,不可閑行游蕩,結交匪人。父親走后,竺生閑悶在家,母親讓娘家侄兒慶生來陪竺生到外邊游玩散悶。誰料玩至王小山的花園賭窟,被王小山引誘上鉤。竺生身無分文,小山便讓竺生將家財田產寫成契據換作賭資。開始,小山伙同眾賭徒故意輸給竺生,逗得他賭興大發。三日后,竺生將一份家業輸得凈光。王繼軒在外經商不順,蝕了許多本錢,就急急返鄉。不想到家之后,看到克勤克儉掙得的產業化為烏有,又氣又急,不多幾日竟一命嗚呼了。王小山及眾賭客趁勢哄鬧著竺生出喪。喪事完畢,眾人分田分產,將竺生的家業攘奪得一分也無。竺生母親一氣之下也命歸黃泉。王繼軒死后,陰魂不散,化作一田姓客人攜四千兩銀子誘使王小山招呼客人聚賭,將銀子交王小山保管。賭畢,眾賭徒自然要與王小山結清賭賬,才發覺銀子原來是冥錢紙錠。眾賭徒咬定王小山私吞,逼他交出家財田產抵賬。至此,王小山騙人害己,落得一貧如洗的下場。又整日提心吊膽,害怕王繼軒鬼魂繼續報復,驚嚇而死。
清康熙寫刻本《無聲戲合集》插圖書影
第九回 變女為兒菩薩巧
萬歷初年,揚州府泰州鹽場富戶施達卿,為富不仁,慳吝刻薄,并無子息。為求子嗣,施達卿吃齋念佛,虔心奉持了二十年。當六十歲生日之際,苦求菩薩。菩薩顯靈,囑他樂善好施,不可利欲熏心,刻薄窮民。只要肯以錢財去懺悔,子息一事,菩薩決不失信。后來,施達卿將家財散去二千多兩,妻子果然懷了孕。施達卿見妻子有孕,思前想后,躊躇非常。生下來的若是女兒,少不得妝奩;萬一是兒子,更要承家守業。總之,左右為難。于是停止了施舍。結果生下來的竟是一個不男不女的怪胎。施達卿再去拜問菩薩,原來是他背棄承諾,慳吝病復發,菩薩嫌他只做了一半,所以生子之事也就應他一半。后來施達卿按菩薩忠告,重新施舍,怪胎變成了男孩。兒子漸漸長成,聰明伶俐,進了學、補了廩,做了一任知縣,一任知州。
第十回 移妻換妾鬼神奇
韓一卿之妻馬氏因誤食了有毒的食物,面龐臃腫,美貌佳麗變成了癩皮。韓又娶一妾陳氏。陳氏知馬氏得了不治之癥,內心盼望馬氏早死,表面上則虛情假意、花言巧語。不料馬氏大難不死,病竟奇跡般地一天好似一天。陳氏大失所望,就在馬氏的藥中偷偷放了毒藥,想趁早取而代之。卻不料弄巧成拙,以毒攻毒,毒藥治好了馬氏的病,馬氏又恢復了當初的花容月貌。陳氏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挑撥離間丈夫折磨馬氏。她自己偷錢物貼補娘家卻栽贓到馬氏頭上;又趁馬氏表兄來借宿之機,挑起事端,造成馬氏與其表兄偷奸的假相,折磨得馬氏死去活來。可是好景不長,陳氏自己染上了癩病,神差鬼使地招認了迫害馬氏的真相,從此失去了丈夫的寵愛。害人害己,自食苦果。
第十一回 兒孫棄骸骨僮仆奔喪
單龍溪的仆人百順,隨家主經商,講信義,重然諾,處事仁厚又不古板,待人以古道熱腸,無論家主還是行家店戶都十分喜歡他。他與龍溪之間,雖是主仆,實似父子。龍溪將一應外事都交由他經手。相比之下,龍溪的兒孫單玉、遺玉倒是見利忘親、不孝不義的逆子貪夫了。龍溪為了讓兒子學一點立身的本事,帶他們外出經商,一路上不僅增添了許多無端的麻煩,而且單玉、遺玉拿腔作勢的大少爺派頭又得罪了不少商家客戶。單龍溪勞累困頓,心力交瘁,終于支撐不住而生起病來。看看病事漸重,死前交待了給兒孫的積產。單玉、遺玉卻等不得龍溪斷氣就迫不及待地趕回家中翻箱倒柜,爭奪家中的金銀。叔侄之間也因為錢財進行了一場火并,結果遺玉打死了叔父,后自己也死于牢里。百順在龍溪病中百般照料,任勞任怨。龍溪為其信義所感動,憤恨兒孫的不仁不孝,最終立下遺囑,把家產全部留給百順。百順料理喪事后又以義子自稱,逢時掃墓,遇忌修齋。
第十二回 妻妾抱琵琶梅香守節
精通醫道的馬麟如有一妻羅氏,一妾莫氏,還收有一個通房丫環碧蓮,三人中僅莫氏生有一子。馬麟如得了一場重病,有意試探一下三人在自己死后的打算。妻妾都信誓旦旦稱要守節,只有碧蓮并不急于表態,唯諾在兩可之間。麟如病愈,自然疏遠了碧蓮。馬麟如無心科舉,與好友萬子淵一起到揚州行醫。他醫術高明,因醫好了知府的病,聲名大起,人稱“華佗再世”。后來知府升任陜西副使,馬麟如也隨同前往。萬子淵仍留在揚州繼續行醫,但卻打著馬麟如的幌子。后來萬子淵突然病死,人皆誤以為是馬麟如。消息傳到馬家,羅氏、莫氏相當絕情,爭相嫁了人,各奔東西,并裹走了馬家的許多財物。只有碧蓮撫孤守節。后馬麟如在陜西副使的幫助下,重振學業并考中舉人,回到家鄉,問明了事情的原委,感戴碧蓮的大義,立為正妻。
《連城璧》第一回 譚楚玉戲里傳情 劉藐姑曲終死節
少女劉藐姑善演戲文,少年譚楚玉為了接近劉藐姑主動要求入班學戲,以爭取兩人同臺演出。戲班規矩極嚴,無法傾吐愛慕之情。楚玉愛藐姑的心思甚切:“此生即使前世無緣,不能與她同床共枕,也在戲臺上面借題說法,兩下訴訴衷腸。我叫她一聲妻,她少不得叫我一聲夫,雖然做不得正經,且占那一時三刻的風流,了了從前的心事,也不枉我入班一場。”于是就出現了“以齒頰傳情”的精彩的一幕。他們只能借做戲互表愛慕之情,竟將戲情演成真狀,扮得盡情極致,感人至深。因此為戲班帶來了極好的生意。當地富翁有妾十一房,欲娶藐姑到家湊作金釵十二行,逼迫演完堂會后,當晚成親。藐姑雖是戲子,但心氣甚高,不為金錢權勢所誘。因知在劫難逃,只得在表演《荊釵記》時,借題發揮,怒斥富翁,唱完曲子,兩人雙雙跳入戲臺下的洪流中。兩人緊緊合抱順流而下,幸被莫漁翁夫婦救活。二人回到了譚楚玉家鄉,譚讀書三年,進學中舉,又中進士,選了福建汀州府推。后來辭官歸隱,白頭偕老。
《連城璧》第三回 乞兒行好事 皇帝做媒人
明朝正德年間,山東奇士某,秉性廉介清高,仗義疏財,喜歡為人抱打不平,由此,不幾年家財蕩盡。他見世風日下,便拋卻妻小,樂得自在逍遙。做了乞丐,他亦葆真性情,依舊施困濟危。人送諢名“窮不怕”,遠近聞名。人家慕他清名,凡“窮不怕”上門,也樂得施錢舍飯。一日乞討到山西太原府,因被先前一個乞丐假充“窮不怕”之名,壞了名聲,他乞討不得,幾乎餓得半死。正在九死一生之際,得遇劉姓名妓。劉妓十二、三歲時,曾得“窮不怕”接濟安葬母親,此時知恩報德,救了他一命。又送他五十兩一個元寶,苦心相勸,讓他尋些生意做做,又贈送戒指一枚,勸戒他不得浪用撒潑,好自為之。正當“窮不怕”要悔過自新之際,遇到一個周姓寡婦,寡婦女兒被鄉宦所騙,收作小妾,每日受大婦虐待。周寡婦因指望女兒贅婿養老,每日在鄉宦門首磕頭,乞請鄉宦還她女兒。鄉宦便訛詐周寡婦:欲救女兒,須交六十兩身價銀。“窮不怕”將五十兩元寶、幾吊銅錢并劉妓所贈戒指一起送與周寡婦贖女兒。不料橫禍飛來,鄉宦勾結知縣以盜竊官銀之名要治“窮不怕”的罪。正在危急之時,“窮不怕”被解進京御審。原來劉妓所贈元寶是她得遇正德皇帝所贈之物。正德皇帝此時已將劉妓接入皇宮,封了貴妃。聞聽“窮不怕”受屈,特地要皇帝招他進京,為其雪冤。鄉宦和知縣被一并治罪。正德皇帝做媒人,將周寡婦女兒許配“窮不怕”,又封他做了皇親。滿朝文武都敬重他。“窮不怕”時常私訪民間,多行好事,以達上聽。后來他的三個兒子都做了顯官,自己八十八歲壽終天年。
清康熙寫刻本《無聲戲合集》插圖書影
《連城璧》第七回 妒妻守有夫之寡 懦夫還不死之魂
明朝洪武、永樂年間,浙江衢州府常山縣人費隱公,家多姬妾,正夫人賢淑,滿堂和氣,不見酸風。不料,隱公正室亡故。那些懼內的親戚朋友想方設法攛掇他娶了一位有“醋大王”之稱的妒悍婦人。隱公很快便輕而易舉地制服了“醋大王”,眾人嘆服其為“妒總管”。遠近懼內人士紛紛前來討教治內之術。隱公隔壁穆子大五十出頭,因為無嗣,妻子又悍妒,內心十分焦急,特地拜隱公為師,以求降服“閫內將軍”之法寶。隱公設計讓子大裝死。妒婦在子大“死后”,守孝不到半年,漸漸打熬不住,準備嫁人。媒婆是隱公熟人,妒婦欲嫁之人正是子大。終于,堵住了妒婦佯裝貞潔的口,煞了她嫉妒的威風,變得服服帖帖。后穆子大二妾生三子,一家和睦。
《連城璧》第九回 寡婦設計贅新郎 眾美齊心奪才子
明朝弘治年間,呂哉生在妻子亡故后,因為鰥曠不過,只好去章臺楚館消遣解悶。眾娼喜歡他的俊雅,其中沈留云、朱艷雪、許仙儔就像三房姬妾一般終日守著他,立定主意要嫁他。呂哉生因正室未娶,不好納妾。三位妓女便自做主張替他聘定喬小姐為妻。呂哉生自己結識了寡婦曹婉淑,決意娶她續弦。在媒婆從中調停下,喬小姐做大,曹婉淑次之,三位妓女做小。五位佳麗共住一處。呂哉生安心讀書,連中兩榜,直做到憲副。
《連城璧》第十二回 貞女守貞來異謗 朋儕相謔致奇冤
明朝弘治年間,廣東瓊州府安定縣秀才馬既閑與妻子上官氏結婚十年,感情篤厚,恩愛異常。一日,社友姜念慈醉后譫言妄語,聲稱上官氏與己有奸情,繪聲繪色,煞有介事。馬心生狐疑,回家后將婢女屈打成招,一紙休書將上官氏趕出了門。此時姜念慈酗酒過度而身亡,上官氏無從質對。安定縣知縣包繼元詳察案情,偽作城隍陰司判牒與姜念慈供狀以釋疑。冤情昭雪,馬既閑夫婦和好如初。馬既閑得此教訓,后來為官警醒清正。包繼元直升至尚書。
《連城璧》外編卷之三 說鬼話計賺生人 顯神通智恢舊業
萬歷初年,淮安府桃源縣書生顧有成,除略通文墨之外,錢財不知數,米糧不知升斗,饑飽冷熱不懂,禮數事務不通,是一個十足的書呆子,人送外號“顧混沌”。其妻也是個好吃懶做、百事不能的婆娘。一個家庭,有此一對寶貨,不上幾年便家財蕩盡,妻也亡故了。顧有成續弦娶了一位貧士之女,名喚云娘。云娘過門后,看到夫家倉無一粒,囊無半文,連娶她的聘金和成親的酒水都是借欠的,心里十分焦急。經詢問丫環,得知顧有成不嫖不賭,主事家奴也是個守本分的人。家財究竟落到哪里去了?于是遂產生了疑團。云娘經過細心觀察,發現丫環在夾墻里設有小小倉廒,正是這個墻洞漏去了主家的米糧。又發現家中錢財,都被管家埋于菜地之中。云娘不動聲色,沒有去驚動他們,卻早已計謀在心。云娘暗度陳倉把地下錢財取出部分以還債主,又用丫環倉廒中米做得“無米之炊”,驚得丫環、家奴直以為云娘是位神仙。顧有成呆氣十足,竟以為討了一個能點石成金的仙女。云娘設計在讓尼姑禮懺大娘之靈時,用陰間報應鎮住了管家和丫環,堵住了錢財米糧的漏洞。之后,把菜園中的錢財買了米糧囤積發賣。不上幾年,顧有成就成了桃源縣第一個財主。云娘生下的兒子又百伶百俐,肖母不肖父,顧家又興旺了起來。
上一篇:《斬鬼傳》介紹|賞析
下一篇:《有商志傳》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