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三合明珠寶劍全傳
清代白話長篇俠義小說。一名《三合明珠寶劍全傳》、《三合劍》、《第十才子書》。六卷四十二回。不題撰人。成書于清道光年間。
現存主要版本有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經綸堂刊本,藏浙江省圖書館;清光緒四年(1878)刊本,藏南京圖書館。1990年遼沈書社“中國神怪小說大系”排印清光緒四年(1878)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印經綸堂刊本,1997年春風文藝出版社“中國古代珍稀本小說續”排印經綸堂刊本。
西漢武帝年間,洛陽青年柳絮、郝聯,父皆為現任京官,兩人在端午游湖時,結識馬俊、包剛,四人結為異姓兄弟。一日,老大馬俊因救民女,打死豪強,只得將妹寄居舅家,只身逃往他處。馬俊在丹鳳山,又與石如虎結為兄弟。王禪老祖派蕭士達送三合明珠寶劍等物助他建功立業,自此聲揚四海。奸相屈忠成與柳絮之父上大夫柳眉有隙,打算借刀殺人,就保舉他為帥出征。
柳絮進京省親,觀看武帝彩樓擇婿,被公主繡球拋中,柳絮留詩為憑。奸相以駙馬身邊無人服侍為由,派四十人到府作內應,暗通消息;后又假傳圣旨,宣駙馬深夜進宮,偷梁換柱,以子屈方取而代之。相府好漢張珍、李鳳義放柳絮,使他大難不死。假駙馬進駙馬府后,怕事情敗露,閉門謝客。
柳眉兵到丹鳳山,馬俊知為義弟之父帶兵,不與交戰;騰云駕霧到京都察訪,方知是奸臣暗害;后又到駙馬府,探得駙馬是假。馬俊就冒著性命危險闖宮,替二弟申訴,免公主遭害。皇帝為辨明真假,即宣駙馬入宮。公主親審,以原留詩詞已失,要假駙馬重寫,果然發現字跡不同,但假駙馬還強詞狡辯。圣上大怒,重責四十,收
禁牢中,另將馬俊交刑部看管。奸相回府,心如刀割,慌忙請宮監米元、雞肅到府商議對策。馬俊在刑部,心神不寧,駕騰云散悶。經過相府,見文武官員飲酒聚談,墜云駐足靜聽,聽得奸相承認假駙馬是子屈方,又聽得要派人行刺皇上。于是急到御園救駕,武帝被救。奸賊知罪難脫,深夜出逃往東炮山。天子臨朝,封馬俊為悅心王,同張珍、李鳳出京,細訪駙馬下落。柳眉奉旨回京,升為左丞相。
卻說柳絮,改名王貴,中途遇盜,被迫男扮女裝,最后被浪蕩公子富大雄買去作偏室。富妻不依,要他與小姐為伴,被識破真身。柳絮講出真情,小姐派富安打聽真相。富安入京探明真相,小姐則以身相托,結為夫婦。不久事泄,柳被押入縣衙,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經綸堂刊本《大漢三合明珠寶劍全傳》扉頁書影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經綸堂刊本《大漢三合明珠寶劍全傳》正文書影
縣主乃屈忠成余黨,以大盜罪名加之。馬俊奉旨尋訪駙馬,路經虎炮山,遇四弟包剛在此為王;馬俊要包剛留山以待機變。后馬俊順道至舅家探望,帶妹一同尋訪柳絮。途經登封縣投店,店主原是舊仆馬二夫婦,遂將妹相托。馬俊到荊襄尋柳絮,正值柳絮被綁赴法場。馬俊急忙阻止,救下柳絮。登封土豪鄺鳳,見馬二店內有一美人,強行搶到家中,百般調戲。馬小姐性烈,用金簪刺入鄺賊左目,被囚于室。馬俊、柳絮回到登封,知妹被搶,調兵圍鄺府,鄺鳳連夜帶人投飛鵝嶺萬壽寺九龍真人處。妖道一見馬小姐,心中大喜,命人縛在石臺之上,竟要非禮。小姐大驚,銀牙咬舌,氣絕身亡,被拋尸山腳。幸被打獵壯士馬雄救活,收為義女,又得觀音化身治傷。馬俊領兵到飛鵝嶺,與妖道交鋒,卻一敗再敗。馬俊逃出,往三山求救。柳絮則上山隨機應變,假裝拜妖道為師,設法弄來雞犬之血,涂洗寶棍,破了妖道法寶,終于殺死九龍真人。柳絮下山投店,被逃此開店的奸黨余孽韓通認出,用蒙藥酒醉倒,捆作包裹,趁早往東炮山而行。途中巧遇張珍、李鳳,再次救下駙馬,殺死奸賊韓通。三人同行遍訪大哥,恰遇馬俊帶三山兵馬到此,互說前情。再說馬小姐得觀音化身治傷,心傳武藝,教習法術。后兄妹重逢,妹將圣母要她開擂之事細說。馬俊拜本回朝,圣上授馬俊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封馬妹為貞節王姑,擇日開擂。
九龍真人師弟卜道安,乃龜精修煉,法術多端,為報仇私出洞門,投奔東炮山被拜為軍師。奸相屈忠成自稱魏王,欲奪漢家天下。武帝大怒,準大司馬衛青帶兵征討逆賊。兵到東炮山,兩軍對陣。郝聯打死屈忠立,但衛青也被妖道顯形噴毒,氣絕身亡。馬俊接丞相信,帶兵來助,也敗,只得按兵不動。王姑擺擂日滿,招得英雄岑鐵虎為婿;聞兄兵敗,焚香請師相助,得賜千年桃木劍等寶;調兵遣將,大敗屈忠成,殺死龜精。屈忠成窮途末路,只得到赤松林安身,出榜招賢,榜為云涯老祖之徒聶法成所揭。聶乃猿仙化身,變化無窮,被屈忠成拜為軍師、統兵大元帥。馬俊派人探明,請旨添兵。兵到,兩軍對壘,鼓角齊鳴。聶法成用收寶袋收去三合劍、乾坤網、八卦衣等寶,馬俊兵敗,王姑再次焚起難香,望求懇切。圣母驚覺,命善才童子帶射月弓、盂缽、落寶罩,下山解圍。又得王禪老祖門徒蕭士達助陣,終獲全勝,活捉奸賊屈忠成、米元、雞肅等人,班師回朝。
不日抵京,武帝及百官大悅。論功封贈:馬俊封悅心王,妻劉英嬌為一品夫人;駙馬柳絮與公主擇日成婚;王姑為全貞義烈定國一品王姑,擇吉成親。奸黨一行,綁赴法場梟首,以正國法。
上一篇:《回頭傳》介紹|賞析
下一篇:《天妃濟世出身傳》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