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迷樓
【出典】 宋·佚名《迷樓記》:“煬帝晚年,尤沉迷女色。他日,顧謂近侍曰:‘人主享天地之福,亦欲極當年之樂,自快其意。今天下安富無外事,此吾得以遂其樂也。今宮殿雖壯麗顯敞,苦無曲房小室,幽軒短檻。若得此,則吾期老于其中也。’近侍高昌奏曰:‘臣有友項升,浙人也,自言能構宮室。’翌日,召而問之。升曰:‘臣先乞奏圖。’后數日,進圖。帝披覽,大悅。即日詔有司,供其木材,凡役夫數萬,經歲而成。樓閣高下,軒窗掩映。幽房曲室,玉欄朱楯,互相連屬,回環四合,曲屋自通。千門萬戶,上下金碧。金虬伏于棟下,玉獸蹲乎戶旁,壁砌生光,瑣窗射日。工巧云極,自古無有也。費用金玉,帑府為之一虛。人誤入者,雖終日不能出。帝幸之,大喜,顧左右曰:‘使真仙游其中,亦當自迷也。可目之曰迷樓。’”(據《說郛》卷三二引)
【釋義】 隋煬帝時,浙人項升進新宮圖。帝令揚州依圖起造,經年始成。幽房曲室,回環四合,千門萬戶,上下金碧。工巧弘麗,自古無有。人有誤入其中者,終日不能出。因命之曰“迷樓”。后遂用以為詠揚州的典故。
【例句】 ①追思故國繁雄,有迷樓掛斗,月觀橫空。(秦觀《望海潮》[星分牛斗]454)這里用以表現揚州昔日之“繁雄”景象。②紅塵十里揚州過,更上迷樓一借山。(賀鑄《思越人》[京口瓜洲記夢間]526)這里用以代稱所登之樓,以扣揚州。③擁傾國纖腰皓齒,笑倚迷樓。(周邦彥《青房并蒂蓮·維揚懷古》622)這里用以表現想象中的隋煬帝當年在揚州的淫樂生活。④見說道、迷樓左畔,一似江南先得暖。(馬子嚴《賀新郎》[客里傷春淺]2067)這里用以點出揚州。⑤云隔迷樓,苔封很石,人向何處。(姜夔《永遇樂·次稼軒北固樓詞韻》2187)北固樓在鎮江北固山,與揚州隔江相對。這里用以代指揚州,謂“云隔迷樓”,意在表明北固樓可以“北顧”中原的位置。⑥弄玉輕盈,飛瓊淡濘,襪塵步下迷樓。(鄭覺齋《揚州慢》[弄玉輕盈]2675)此詞為詠瓊花之作。瓊花乃揚州獨有之花,這里以迷樓點出地點,亦與“弄玉”、“飛瓊”聯結自然。⑦人生行樂耳,君不見、迷樓春綠迢迢。(方岳《風流子·和楚客維揚燈夕》2845)這里以“迷樓春綠迢迢”表明世事之容易變遷,意在說明及時行樂之必要。亦以切題。⑧九曲迷樓依舊,沈沈夜、想覓行云。(李萊老《揚州慢·瓊花次韻》2973)這里用以反襯今日景象之凄涼,亦以切“瓊花”之題。⑨二十四橋風月,稱迷樓、卷盡簾箔。(翁溪園《水龍吟·代壽制帥賈參政》3319)這里用以贊美揚州樓閣的綺麗繁華,意在頌揚賈參政的政績。
上一篇:宋詞典故《遠山》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宋詞典故《金屋》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