鴛鴦針
清初寫刻本《鴛鴦針》目錄書影
清初寫刻本《鴛鴦針》正文書影
清代白話短篇(擬話本)世情小說集。一名《覺世棒》,又名《一枕奇》、《雙劍雪》。四卷十六回。題“華陽散人編輯,蚓天居士批閱”。華陽散人或即明遺民吳拱宸。吳拱宸,字襄宗,丹徒人。成書于清順治初年。
現存主要版本有清初寫刻本,藏大連圖書館。1985年春風文藝出版社“明末清初小說選刊”排印清初寫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印清初寫刻本。
第一卷 打關節生死結冤家 做人情始終全佛法
明嘉靖年間,杭州府仁和縣秀才徐必遇,字鵬子,娶妻王氏,夫妻倆守著祖上留下的薄產度日。徐鵬子一心苦讀,才學文章出類拔萃。這年鄉試,徐鵬子場上文章得意,自信此科必中。誰知榜發卻又名落孫山。徐鵬子悶悶而歸,在家中長吁短嘆,打罵丫頭春櫻出氣。這日,翻看五魁朱卷,猛然發現第三名舉人丁全的文卷竟與自己場上所作文字一字不差,十分驚詫,遂將此事告知學中秀才周德。周德見徐鵬子欲去告官,慌忙去報與丁全。原來,丁全不學無術,極會鉆營,臨場前賄賂本府莫推官三千兩紋銀,求其場中關照;又買通謄錄試卷的陳又新為其調換文卷,這才中了第三名。當下丁全十分驚慌,與周德設計,將徐家丫環春櫻騙出藏在家中,唆使春櫻父母狀告徐鵬子殺人藏尸。莫推官將徐鵬子秀才功名革去,關入大獄。不久,丁全上京會試,又用同樣手法,得中進士。徐鵬子入監三年,直等莫推官升任去后,才由妻子王氏變賣祖屋,花錢將他救出。后因家貧,外出教書,當幕賓,流落到臨清盧翰林府中當抄寫。徐鵬子代盧公子作文,得盧翰林賞識,進學中舉,上京會試。倭寇作亂,浙江百姓流離奔走。王氏離鄉尋夫,在荒野巧遇徐鵬子。夫妻相會,同到京城。徐鵬子金榜題名,任刑部主事。此時,嚴嵩父子倒臺,丁全因賄賂權奸,拿問下獄。徐鵬子不計前仇將丁全開釋,罷職為民。后,徐鵬子累官至吏部尚書。
第二卷 輕財色真強盜說法 出生死大義俠傳心
江西南昌府新建縣秀才時大來,娶妻萬氏,家境貧寒。那一年,正值旱荒,時大來找不到蒙館教書,日子越發艱難。這日,家中無米下鍋,大來外出借貸,在街上撞著一小孩,打碎了孩子手中盛油的碗。那孩子拉著大來要賠一文錢。大來身無分文,脫身不得,正在尷尬之際,來了一位長髯大漢,替大來賠了錢,又拉上酒樓喝酒,并贈銀五十兩告別。大來問其姓名,回說叫“風髯子”。不久,大來得呂游子介紹,做了任知府的幕賓,隨之赴潮州上任。途經梅嶺,風髯子領十多個好漢,將任知府的錢財及女兒賽兒劫走。任知府因聽見內中一人喊了聲時相公,遂懷疑大來與強盜勾通,請當地知府將大來押入監牢審問。風髯子聞訊將賽兒小姐送還任府,又劫獄將時大來救出,贈銀囑其還鄉。大來返回家鄉,卻被呂游子告密,再次下獄。萬氏上按院鳴冤,巧遇風髯子。風髯子巨金買通按院,保釋大來出獄。大來聽從風髯子勸告,外出避禍,流落到山東,代書春聯謀生。鄉宦袁公見大來有文才,召至家中與其子共讀。不久,大來改名應考進學,卻被任知府認出,扣押在府中。是夜,任小姐賽兒偷偷將大來放走。任知府到袁府要人,袁公不理,二人皆上疏朝廷,皇上降旨,任被罷職為民。大來入京,住高進之家中,二人結為好友。大來改名高升,考中進士,任刑部主事,設法救出被捕入獄的風髯子。不久大來調任兵部,率領風髯子、高進之將俺答趕出口外,立了軍功,各授顯職。大來作媒,風髯子與任小姐賽兒成親。后二人一齊辭官隱退。
第三卷 真文章從來波折 假面目占盡風騷
明朝崇禎年間,山東平原縣秀才宋連玉和學中朋友結了個文社叫翼社,輪番作東,會文作詩。假名士卜亨,家道豐厚,靠打通關節,順順溜溜做了秀才。他雖不懂文章,卻寫得一筆好字,處處以才子自居。卜亨想入翼社,請宋連玉來府賞花,將他人詩作抄在扇上求教。宋連玉見詩佳字也佳,以為卜亨高才,遂薦其入社。然而每值社期會文,卜亨先裝模作樣一番,而后總借故溜走。后入府考試,眾人皆早早考完,唯卜亨天黑之后方才出場。及至發榜,宋連玉眾人不是一等也是二等,唯獨卜亨考在劣等。眾社友上門慰問,卜亨吹噓自己一時文思泉涌,下筆千言,越了格,故此考為劣等。眾人疑心,去學中查看原卷,卻見卜亨卷上只寫了十四個字,于是知其為胸無點墨。卜亨欲到南京納監,邀宋連玉同行。臨考裝病不起,乞求宋連玉冒名代考。連玉進場代考,文章甚中房師之意,初定為魁首。及至拆號,大座師見是卜亨的文章,知其為人,勉強填為副榜第一。卜亨將宋連玉代考的朱卷刻印出來,四處投送、到處吹噓,一時聞名南京。其后卜亨到北京應試,臨場無人替考,遂將試卷帶出考場,以免出丑。此時,宋連玉中了進士,因參奏權奸,掛冠而去。卜亨被傅御史邀至家中代為起草文書,因作不出文章,鉆狗洞爬出,連夜逃回山東。途中,被李闖王部下拿獲,牛金星聽說是名士,授其官職。后卜亨被朝廷拿獲問罪。
第四卷 歡喜冤家一場空熱鬧 賺錢折本三合大姻緣
明朝萬歷年間,南京水西門外有個開米行的范順,娶妻齊氏,生女貞姐。范順為人刻薄,好占人便宜。一日正在店中坐著,來了個江西米商吳元理,將千余擔米挑到范順行中,專候行情發賣。誰知連日陰雨,一時難賣。吳元理急于回鄉收購新糧,將米托范順轉賣。誰知吳元理去后,天晴米價上漲。范順將米賣了個好價,又將所得銀兩作為本錢,做了幾趟生意,賺了好多銀子,一時心滿意足,娶了個小妾尤氏。吳元理回鄉收糧,因年成不好,官府出告示,禁止私下販糧。吳元理無奈,返回南京。范順謊稱天雨屋漏,倉中米已爛掉,只拿出少量銀子,將吳元理打發出門。范順昧心發財,前往湖廣收購新米。途中聽信人言,改往江西饒州收買木料。不想此地鬧賊,范順被人敲詐,幸遇吳元理將他救下。范順將木料轉讓吳元理,誆得他五百擔米返回南京。途中因奸情中人圈套,五百擔米落入他人手中,方才脫身。范順出門之后,齊氏、尤氏與人通奸,因覺得女兒貞姐礙事,將貞姐嫁與顧秀才為妻。后通奸事發,齊氏和尤氏下監候審,幸虧貞姐夫妻出面,將米行賣與他人,得錢打點,將二人救下。范順回到南京,見米行已屬他人,只得住進女婿家中。吳元理將木料賣與王府,得了銀錢又授為王府官吏。于是,來到南京面謝范順。后吳元理誤傷人命,范順為之奔走。幸喜知縣正是范順女婿,賴其開釋,吳元理得以免罪。
清初寫刻本《鴛鴦針》插圖書影
上一篇:《鴛渚志馀雪窗談異》介紹|賞析
下一篇:《鼓掌絕塵》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