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宋〕劉義慶
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世說新語》
〔注釋〕 王子猷:王徽之的字,王羲之的兒子。山陰:今浙江紹興。 左思:西晉著名詩人。其《招隱》詩描寫隱居田園之樂趣。 戴安道:戴逵的字。他是著名文士,當時隱居不仕。 剡(shàn):今浙江嵊州。
人心中蘊藏著對自由的根本渴望,而生活中處處都有規范。若沒有對自由的渴望,人類早已失去了創造新生活的能力;若沒有規范的存在,人類也無法組成一個社會。這是一對矛盾。但人們總是不斷提出這樣的問題:生活中那些抑制個性自由的規范,都是必要的、不可改變的嗎?這樣的疑問,導向對舊規范的蔑視與破壞和新規范的建立。魏晉時代出現了士族門閥統治,同時在享有特殊社會地位的士族文人身上,表現出鮮明的崇尚個性自由的傾向,這可以說是歷史付出代價的收獲。
王子猷雪夜訪戴,只是一個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若從政治與道德的意義上說,微不足道,甚或了不相干。但無數后代的文人,卻被它深深地感動了。因為,在六朝精神消失以后,中國的讀書人,為了在官場中混一點功名利祿,連說話的聲氣,走路的腳步,都得小心謹慎。這種受壓迫的、扭曲的生命狀態,使他們對六朝士人自由舒展的生命狀態產生無限的羨慕。
山陰,即今浙江紹興,是東晉高門士族王家的莊園的所在地。當時,這里開發未久,還是山嶺湖沼,相映成趣,茂林修竹,郁郁蔥蔥。即使在冬天,也不像北方那樣一派肅殺之氣。夜間,一場大雪紛紛揚揚,飄飄灑灑,覆蓋了山林田野。主人公在這夜里醒來了,命僮兒斟上一杯酒,推開房門,遙望著室外晶瑩皎潔的世界,慢慢地喝著。這世界是廣大的、純凈的、清冷的、寂寞的,人心感受著它,也變成了同它一樣的狀態。是自然還是酒,或者兩者相加,令人陶醉了?總之,醉中的人,內心中升起了那種頗有美感意味的孤獨和憂傷。讀“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這一節文字,細細體味,會有一種特殊的感受。它的簡凈,恰好表達出深遠的意境和平靜的氣氛。
雪覆蓋著四處連綿的山崗。“白雪停陰崗”,不是左思《招隱詩》中的句子嗎?這是無意識的聯想。《招隱詩》還說什么?“杖策招隱士,荒涂橫古今。巖穴無結構,丘中有鳴琴……”隱士?老朋友戴逵,如今不正在百里以外的剡縣隱居著嗎?這又是無意識的聯想。剡那個地方,現今也是被雪覆蓋著,呈現為一片晶瑩皎潔的世界。戴逵在干什么?擁被高臥,還是像自己一樣,夜起彷徨?從王子猷寂寞的心境中,就這樣自然地生出對老朋友的思念。如此良宵,二人對酌,相視而笑,漫話古今,不是很有興味的事情嗎?于是,一條小船,連夜出發,沿曹娥江上溯,在飄揚的雪花中,在杳渺的夜色下,在冷冷的水波上,不停地行進。
來到戴逵門前,早已是大白天了。還需要進去嗎?驅使王子猷乘舟而來的,是昨夜突然升起的無可言喻的人生感受,而不是任何具體的事務。在好朋友之間,如果是處在相同的環境和相同的心理狀態中,這種感受也是可以相通的。但即使如此,各人的感受仍然屬于各人自己。這純粹是個人的東西,而且具有不可重復的性質。如果他去見戴逵,他必須把一切說明清楚。但這一種感受,怎么可能在事后,向另一個未曾有過同樣經歷的人,用語言來說明,使他通過語言來理解呢?除了破壞這一種人生的美感,使之變成荒謬可笑的東西以外,不會有任何其他結果。所以王子猷只能是“乘興而來,興盡而返”了。
就是這樣一個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盡管很少有人如王子猷那樣任性而行,這故事確實也沒有任何驚人的地方。但是,它表現了一種純粹從美感出發的,自由舒展的人生態度和生命狀態,好像是一場輕靈的、無軌跡的夢。所以,它不但令我們感覺到雋永的情味,還令我們產生許許多多的人生聯想。
上一篇:《王子敬傍若無人·劉義慶》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王敦擊鼓·〔南朝·宋〕劉義慶》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