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周密
乾道、淳熙②間,三朝授受,兩宮奉親③,古昔所無,一時聲名文物之盛,號“小元祐”。④豐亨豫大⑤,至寶祐、景定⑥,則幾于政、宣⑦矣。予曩于故家遺老得其梗概,及客修門閑,聞退珰⑧老監(jiān)談先朝舊事,輒耳諦聽,如小兒觀優(yōu),終日夕不少倦。既而曳裾貴邸⑨,耳目益廣,朝歌暮嬉,酣玩歲月,意謂人生正復若此,初不省承平樂事為難遇也。
及時移物換,憂患飄零,追想昔游,殆如夢寐,而感慨系之矣。歲時檀欒⑩,酒酣耳熱,時為小兒女戲道一二,未必不反以為夸言欺我也。每欲萃為一編,如呂滎陽《雜記》⑾而加詳,孟元老《夢華》⑿而近雅,病忘慵惰,未能成書。世故紛來,懼終于不暇紀載,因摭大概,雜然書之。青燈永夜,時一展卷,恍然類昨日事,而一時朋游淪落,如晨星霜葉,而余亦老矣。
噫!盛衰無常,年運既往,后之覽者,能不興愾我寤嘆⒀之悲乎?
四水潛夫⒁書。
(《武林舊事》)
注釋①武林,山名,即今杭州西的靈隱山。《武林舊事》成于元人據(jù)國后,是以周密追憶前朝軼聞掌故,涉及都城政治、經(jīng)濟、文化生活與節(jié)候風格等諸多方面,故總名曰“舊事”。該書向與吳自牧《夢梁錄》并稱,是杭州的重要地方文獻。作者編述《武林舊事》,雖有使前朝“聲名文物”不被遺亡的用意,但心靈的更深處,是藉以永志故國之思。②乾道、淳熙——均系南宋孝宗趙眘年號。乾道,公元1165——1173年;淳熙,公元1174——1189年。③“三朝”二句——指南宋初高宗、孝宗、光宗三朝內(nèi)禪事。兩宮,指太子所居的東宮和妃嬪所居的西宮。④“小元祐”——北宋元祐年間,高太后執(zhí)政,司馬光等輔佐,社會繁榮昌盛。南宋乾道、淳熙間,雖偏安江左,但政勢安定,經(jīng)濟發(fā)達,文化繁盛,故稱之為“小元祐”。⑤豐亨豫大——《易·豐》:“豐亨,王假之。”又《序卦》:“有大而能謙,必豫。”豐,富饒;豫,安適。形容富足隆興的太平安樂景象。⑥寶佑、景定——南宋理宗趙昀曾用的兩個年號。寶佑,公元1253——1258年;景定,公元1260——1264年。⑦政、宣——北宋徽趙佶的年號政和(1111——1117)與宣和(1119——1125)。時蔡京、高俅、童貫等權(quán)奸當國,朝政腐敗,致金兵南侵,汴京淪陷,北宋王朝滅亡。⑧退珰——退職的宦官。珰,漢代宦官充武職者的冠飾,即“加黃金珰,附蟬為文,貂尾為飾”(《后漢書·輿服志下》)。后來即以“珰”為宦官的代稱。⑨曳裾貴邸——比喻到顯貴人家作客。曳(ye),拖。邸(di),高級官員辦事或居住的處所。⑩檀欒——《文選·左思<吳都賦>》:“檀欒蟬娟,玉潤碧鮮。”呂向注:“檀欒、嬋娟,皆美貌。”這里是形容心中快樂的樣子。(11)呂滎陽《雜記》——即呂希哲的《歲時雜記》。呂希哲,滎陽(今屬河南)人。(12)《夢華》——即《東京夢華錄》。(13)愾我寤嘆——《詩·曹風·下泉》:“愾我寤嘆,念彼周京。”愾(xi),嘆息。寤(wu),睡醒。(14)四水潛夫——周密別號。周氏祖籍河南,然自曾祖父隨宋室南渡,流寓湖州(今屬浙江),因湖州有苕水、余不水、前溪水、北流水四條河流合入霅溪,故自號“四水潛夫”。
上一篇:《容齋隨筆序》原文|賞析
下一篇:《正午牡丹》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