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問鼎
典源出處 《左傳 ·宣公三年》:“楚子伐陸渾之戎,遂至于雒,觀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孫滿勞楚
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對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桀有昏德,鼎遷于商,載祀六百。商紂暴虐,鼎遷于周。德之休明,雖小,重也。其奸回昏亂,雖大,輕也。天祚明德,有所底止。成王定鼎于郟鄏 (ru),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p>
釋義用法 春秋時,楚莊王北伐陸渾之戎,到洛邑時,將軍隊布列在周的邊界上,炫耀武力。周定王派王孫滿去慰勞楚軍,楚莊王向王孫滿打聽周的國寶九鼎的大小和輕重。此舉有奪取周天下,取而代之的意圖。王孫滿回答,取天下在德不在鼎。后以此典指圖謀奪取帝王之位。
用典形式
【問鼎】 唐·駱賓王:“封疆恢霸道,問鼎競雄圖?!鼻?·黃遵憲:“彈丸雖號蕞爾國,問鼎猶傳七百年。”
【問周鼎】 清·黃遵憲:“今年問周鼎,明年索趙璧?!?/p>
【問鼎語】 唐·李群玉:“沉吟問鼎語,但見東波流。”
【送者問鼎】 唐·李商隱:“送者問鼎大,存者要高官。”
【休明鼎尚重】 南朝梁 ·庾肩吾:“休明鼎尚重,秉禮國猶存?!?
上一篇:詩詞典故《退筆?!肥裁匆馑紎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聞韶忘味》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