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興御紈素,佳人理衣衾。冬夜清且永,皎月照堂陰。纖手疊輕素,朗杵叩鳴砧。清風流繁節,回飆灑微吟。嗟此往運速,悼彼幽滯心。二物感余懷,豈但聲與音。
古代婦女將準備縫制衣服的布帛或已縫制好的衣物,平鋪在砧石上捶平,這就叫搗衣。詩文作品中寫搗衣,一般都是寫閨中人思念遠方的丈夫、為他們準備御寒衣服。
“寒興御紈素,佳人理衣衾。”這里的“御”和“理”意思都是治理。“紈素”,精細的白絹。這兩句是說,天氣寒冷起來了,“佳人”在捶治紈素、縫制衣被。“冬夜清且永,皎月照堂陰。”“清且永”,清寒而漫長。“堂陰”,堂屋的陰影處。這地方大概上半夜月亮照不到,此時照到了,可見夜已很深了。這兩句說,佳人縫制衣服直到深夜。“纖手疊輕素,朗杵叩鳴砧。”“纖手”,指女子柔弱的手。“杵”,木棒。杵前著一“朗”字、砧前著一“鳴”字,是表示杵砧相擊,時發出清亮的響聲。這兩句是寫搗衣的動作。“清風流繁節,回飆灑微吟。”“繁節”,繁密的節奏。“回飆”,回轉的風。“微吟”,低聲的嘆息。上面由“寒興”、“冬夜”一步步寫到搗衣,這里落實到“夜聽”、聽搗衣的聲響了。從“流繁節”可推想佳人搗衣動作的快速,想早點制好寒衣;從“灑微吟”可推想出佳人的心思,她在想念遠方的親人。下面是寫聽后的感想了。“嗟此往運速,悼彼幽滯心。”“往運”,時光的流駛。“幽滯”,幽郁而不能振作。這兩句意思是,看著時光過得這樣快,我非常同情她那無偶的悲痛。所謂青春易逝、紅顏易老,作為一個女子的痛苦莫過于此了。“二物感余懷,豈但聲與音。”“二物”就是上面說的時之速、心之滯。這兩句說,就是這兩種情況使我深為感動,哪里僅僅是搗衣的聲音呢。這一方面說明了他對佳人的處境非常同情,由搗衣聯想到她的命運,可謂體貼至深。同時從這反復強調的話語里,分明可以看出搗衣聲也引動了作者關于自己處境的反思,“往運速”、“幽滯心”也就是寄予了他的蹉跎之感。真是“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古詩》),聽者、嘆者由于人生遭際的某種相似而產生共鳴了。
寫搗衣情景的作品,前有班婕妤的《搗素賦》,詩以這篇為較早。這首詩側重從聽覺上寫搗衣,感想中又摻入“士不遇”的意思,搗衣者本身的表現還不突出。后來謝惠連的《搗衣》描寫婦人心情就較細致真切了,而作品的主題也純是表現婦人了。
上一篇:《夜聽搗衣·庾信》原文|賞析
下一篇:《夜夜曲·沈約》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