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叢語》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玉堂叢語》8卷,明焦竑撰。焦竑平生著述宏富,此書是其最后一部著作,他在萬歷四十六年(1618)為本書作序,第2年即謝世。此書是他死后由其門人編輯行世的。“玉堂”是翰林院的別稱,此書因專記翰林故事,故稱《玉堂叢語》。
《玉堂叢語》實則是明代萬歷以前的翰林人物言行錄,顧起元序稱:“《玉堂叢語》若干卷,太史澹園先生以其腹笥所儲詞林往哲之行實,仿臨川《世說》而記之者也。其官則自閣部元僚,而下逮于待詔應奉之冗從;其人則自鼎甲館選,而旁及于征辟薦舉之遺賢;其事則自德行、政事、文學、言語、而稈摭于諧謔排觝之卮言;其書則自金匱石室、典冊高文,而博采于稗官野史之余論”。這段話把本書的內容及體例概括得非常得當。與《世說新語》著重記言稍有不同,此書既記言,也記事,凡有明一代詞林掌故,前言往行,無不備具。作者仿《世說》將此書內容分為行誼、文學、言語至惑溺、仇隙共54類,體例簡凈可觀,其價值在何良俊《何氏語林》、梁維樞《玉劍尊聞》之上。而且本書記載翔實,有些內容得自作者的耳聞目睹,有些則采自有關人物的傳狀、碑銘和年譜,或出自文集、筆記和雜著,凡引他書,皆一一注明出處,其中多有未見之書,明代稗乘史資,賴以流傳,因此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此書即專記翰林故事,因之對于明代官修著作的情況記述極為詳明,如第1卷記《永樂大典》的纂修情況,及洪武時翰林編修馬沙亦里哈麻翻譯《天方歷書》、翰林侍講火原潔編輯《華夷譯語》的過程,均是研究圖書文獻事業和中外交通的有用史料。
此書1981年中華書局出版點校本。
上一篇:《獵人筆記》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甘珠爾》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