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作船絲作?,北斗橫天月將落。
采桑渡頭礙黃河,郎今欲渡畏風波。
《烏棲曲》,見郭茂倩《樂府詩集》。屬清商曲辭,西曲歌。這是一首情歌,通篇以女子自述的口吻,描寫了情人約會受阻時的急切心情。
首句“芙蓉作船絲作?”。一上來,作者就以諧聲雙關(guān)的手法寫出了女主人公對情人的愛戀之心。“芙蓉”本是荷花的別稱,這里暗指“夫容”,“絲”雙關(guān)“思”。以“夫容”作舟,以思戀為?(即“笮”,指引船的竹索)。她的深情款款,已可體味了。那么,她為什么要以船、?作寄托情思的工具呢?這就為讀者設置了一個懸念。
次句,“北斗橫天月將落”,點出時間。女主人仰望夜空,但見北斗七星橫亙天幕,一輪明月將落未落。此時正值子夜時分,四下一片寂靜。這句宕開一筆,轉(zhuǎn)入寫景,其妙處下文自見。
“采桑渡頭礙黃河”,采桑渡,地名,即“采桑津”,據(jù)《水經(jīng)注》記載,黃河過屈縣西南為采桑津。這一句點出地點。然而,這女郎在深夜時分出現(xiàn)于黃河渡口,是等人?還是要過河?仍是一個謎。
“郎今欲渡畏風波”,直到最末一句,我們才知道,她是要去與情郎約會,而情郎卻不曾來。至此,我們才恍然了:原來她等待那明月下的幽會,已經(jīng)等了大半夜了!原來斗曜星低的闊大景象,還起了映襯少女孤單身影的作用!月兒就要隱去了,癡情的盼望快成幻影了。她心中自然是滿懷失望的,也許她要怨恨那情郎了吧?然而不,她不去想自己久候的委屈,卻先為情郎辨解:他本來是要來的,只是黃河上風浪太大了……這真是一個溫厚善良的純情少女!由此再回想首句,我們對“芙蓉作舟絲作?”,也將有更深的體味:因為情人久等不至,所以,她才想要用一葉小舟去接他過河。她絲毫不懷疑情人不來,是否有其他原因,卻情意綿綿地又是芙蓉,又是絲,將小船裝扮得溫情脈脈。這少女的癡情之深,難道不叫人又是感動、又是贊嘆嗎?
本詩語言樸素明朗,本色天然。諧聲隱語的運用,又使詩歌頗具民歌風味。但詩的結(jié)構(gòu)卻回環(huán)曲折,耐人尋味,芙蓉小船、月落時分、黃河古渡,要到最后一句,才能讓人品出味來。在區(qū)區(qū)四句二十八字中,能安排出如此眾多的伏筆,令人不由地贊嘆詩人的匠心巧思。無怪胡應麟贊之為“奇麗精工,齊梁短古,當為絕唱”(《詩藪》),王夫之亦贊曰:“遠思逸韻,為太白《橫江詞》所祖”(《古詩評選》)。
上一篇:《烏夜啼·庾信》,歌聲舞態(tài)異《前溪》。》原文|賞析
下一篇:《烏生八九子·漢樂府》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