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集。八十卷。清朱彝尊撰。朱彝尊(1629—1709),字錫鬯,號竹垞,又號金風亭長、小長蘆釣魚師。浙江秀水(今嘉興)人。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詞科,以布衣授翰林院檢討,入直南書房,參加纂修《明史》。后出典江南鄉(xiāng)試。康熙三十一年(1692)歸里,專事著述。博通經史,擅詩詞古文,而填詞成就尤高,為清代浙西詞派創(chuàng)始者。著有《經義考》、《日下舊聞》、《曝書亭集》等,編有《詞綜》、《明詩綜》等。《曝書亭集》是朱彝尊去世前親自刪定的全集,分為賦一卷、古今詩二十二卷(編年排列,起自順治二年,止于康熙四十八年)、詞七卷(《江湖載酒集》三卷、《靜志居琴趣》一卷、《茶煙閣體物集》二卷、《蕃錦集》一卷)、文五十卷,又附錄散曲《葉兒樂府》一卷。刻成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
朱彝尊論詩宗六經,重學問,并由早年學初盛唐,至晚年學北宋,變化出新,獨自成家。存詩約二千首,大致工整雅健,與當時王士禛齊名,人稱“南北名家,騷壇宗匠”(薛雪《一瓢詩話》)。他的詩,從前期的反映現(xiàn)實漸趨空廓,從激烈變?yōu)槠胶停瑥闹貎热菀葡蛑匦问剑@示了清初詩歌發(fā)展的共同趨勢。但如《玉帶生歌》這樣的詠物詩,概括宋末遺民故事,格調蒼遒,節(jié)奏促迫,也體現(xiàn)了朱彝尊晚年詩歌絕去町畦、追求創(chuàng)新的一面。
作為清代浙西詞派創(chuàng)始人,朱彝尊在多篇詞集序文中提出了標榜醇雅、推尊姜(夔)張(炎)的主張。存詞約五百余闋,其中早年之作,如《長亭怨·雁》、《賣花聲·雨花臺》、《風蝶令·石城懷古》等,在詠物懷古中多寓興亡之感,與他“假閨房兒女子之言,通之于《離騷》、變《雅》之義”(《紅鹽詞序》)的主張庶幾相合,但總的來看,題材比較狹窄。后期詞多寫士大夫閑情逸致,所謂“詞則宜于宴嬉逸樂,以歌詠太平,此學士大夫并存焉而不廢也”(《紫云詞序》),偏向于追求技巧,講究聲律,成就不高,陳廷焯認為其“微少沉厚之意……托體未為大雅”(《白雨齋詞話》)。
朱彝尊的散文,也以講求“醇雅”為標的,成就與清初古文三大家(侯朝宗、魏禧、汪琬)不相上下,標志著向清中葉桐城派古文的過渡。《清史稿》本傳評論說:“當時王士禛工詩,汪琬工文,毛奇齡工考據(jù),獨彝尊兼有眾長。”指出了他的作品在清代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
《曝書亭集》由曹寅刊刻。嘉慶二十二年(1817),朱彝尊五世孫朱墨林匯集《曝書亭集》缺載的詩詞文,編為《曝書亭外集》八卷。《曝書亭集》除原刻本外,尚有《四庫全書》本、《四部叢刊》影印本、《四部備要》排印本、《國學基本叢書》本。其詩另有江浩然《曝書亭詩錄箋注》、楊謙《曝書亭集詩注》、孫銀槎《曝書亭集箋注》三家注本,而以楊注本為勝。其詞另有翁之潤刻《曝書亭詞拾遺》四卷、葉德輝《曝書亭刪余詞》一卷。嘉慶李富孫撰《曝書亭集詞注》七卷,質量較高。
上一篇:御選歷代詩余
下一篇:詞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