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方振眉》
【本書體例】
溫瑞安著。28章,23萬字。臺灣萬盛出版有限公司1984年5月版。
“長天一鶴,無惡不作”袁笑星與徒弟“笑斷腸”孟候玉為從落霞山莊柳中原手中奪取藏寶圖《上清圖》,設計毒倒白衣方振眉的至交沈太公與我是誰,以要挾方不插手奪圖之事。
方振眉為救好友,往少室峰上會袁笑星,將《上清圖》彈下深谷,誘袁分身取圖,乘機沖入囚禁沈、我的石塔,力戰“常山三鞭”、“塞外雙盲”諸惡。袁氏得圖后長嘯一聲示令燒塔。方奮勇救出沈、我,隨之又投入大火營救敵人。眾惡為報方救命之恩退出袁、孟一伙。
方振眉再戰袁笑星,雙方較力之時,曾獲方救助的一農家子揮扁擔猛擊袁身,袁氏走火入魔而亡。方振眉取回《上清圖》,以交朝廷。
南宋高宗末年,金軍大舉南侵,迫近淮北,宋王旗落入金兵之手。“絕命算盤”錫無后勾結金帝侄甥“天同太子”金沉鷹及金國名將夏侯烈、密宗高手西藏僧人喀拉圖、女真高手完顏濁、蒙古神勇二大將,七人連續血洗淮陽鏢局、淮北世家,折辱大宋國人。
方振盾與沈太公、我是誰分道趕赴下關,欲約淮北大俠龍在田等人重投南宋大臣虞允文麾下,共擊金兵。在沈、我、龍、下關知府寧知秋力戰金沉鷹七怪時,方振眉卻為西域的“神鷹”、“金燕”、“雙仙”弟子青煙子等人劫持。方脫困后與虞允文相會。
虞允文奔五龍山見淮北武林英豪共商退金大計,途中遭青煙子等伏擊,險象環生。方振眉呼嘯而至,擊斃青煙子,制服余人,為虞氏解圍后又飛身急往下關城擂臺,助龍在田等戰金沉鷹等七怪。
擂臺鏖戰正激,沈、我、“青樂雙劍”等江湖俠士紛紛出臺,第一回合宋、金雙方戰平。第二回合,金沉鷹出場,以鷹燕雙殺劍法重傷龍在田,并連敗數名武林高手,已成無敵之勢。方振眉策駿馬直撲擂臺,拍出三十六招輕煙掌,舞金、宋大旗卷金太子于臺下。又展神威連敗喀拉圖與夏侯烈。
將決勝負的最后一場,方以蓋世武功制住金太子饒其不死,金沉鷹卻猝下殺手,暗通金國的擂臺主持人“一劍九環”史文圣也同時突行暗算,方施出“驚天一劍”,快、急、準、超脫,刺入金太子咽喉,于絕境中搶占先機。金羞慚撥劍自刎,血染擂臺。
此部著作為“白衣方振眉系列”之一種。全書分為白衣方振眉故事之二《長安一戰》(8章)、故事之三《落日大旗》(20章)兩個獨立篇章。除主人公方振眉外,沈太公、我是誰也是貫穿始終的主要角色。
溫氏武俠小說以闡揚俠道為本,所謂俠者望俠道,俠道即仁道,能以人之憂為憂,人之樂為樂,急天下之所急,忍人所不能忍,救人所不可救,是為大俠。此部作品在人物的塑造上即鮮明地揉入了作者這種俠道觀念。如方振眉,對蕓蕓眾生,他會為挽救一頭出世不久的小牛犢的生命而出手痛擊欺凌農家子的惡霸;對江山社稷,他能往返奔命,于解救抗金將領之后再躍擂臺,拒絕敵人給其休息的機會,慨然迎斗金太子;對至交摯友,他可以置袁氏師徒,“常山三鞭”、“言家四怪”、“齊門三刀”、“天地雙網、“塞外雙盲”眾強敵布下的天羅地網于不顧,只身闖塔,營救沈太公與我是誰;對敵人魔頭,他也要在危難時刻置個人生死于度外,投身火海,搶救曾欲誅殺他的魑魅魍魎之徒,也會在盡占先機的形勢下,釋奸小青煙子一輩以生路,饒仇敵金太子于不死。如是,知不可為而為之,知不得救而救之,知不能忍而忍之,俠之大也。一個方振眉,行事間對小到一牛,大到國家,普通至莊戶父子,顯貴及正直的朝廷重臣大吏,親如朋友,仇若強敵,皆有著濃烈的愛心,誠如一泓博愛之情,于是俠道乃仁道的情志事義自然渲泄,毫無俠士有所為而為的造作之氣。又如沈太公與我是誰,也是豪氣干云,面對死亡仍能攬肩暢笑的英雄。沈太公一生傲視天下,卻能坦然駁斥孟候玉離間他與方振眉的陰損之詞,自稱與方公子在一起理當陪次席,絕無怨言。光明磊落,耿耿正氣;我是誰一生嫉惡如仇、胸無芥蒂,也可為一句話而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忠腸血涌,頂天立地。兩人都能在百受敵手折磨后,一聞諸惡慘呼,即心血賁動,怨仇皆忘,沖入火海攜助方振眉救敵。如此等等,作者在刻畫人物時,著意呼喚著一種“在漸暗的窗邊點亮燈光”的舍我其誰的精神。此外,作品以1161年金主完顏亮南渡侵淮,兩淮宋將南逃,南宋大臣虞允文赴采石犒師時值金兵來攻,宋軍因易將無主帥,虞乃毅然披掛督戰,大破金兵的史實為背景,烘托主人公的民族氣節及重整江山的宏志,便在人物的塑造上增加了一定的厚度與力度。
這部小說在表現手法上也頗有特色。其一,是采用雙線進行的文學技巧縱橫交插編織情節。作者將兩件同時卻不同地發生的事情分割成若干段,彼此交錯敘述,如“長安一戰”中,一面寫孟候玉計毒沈太公和我是誰,一面寫方振眉在鄉間為救牛犢及農人痛擊惡徒;一面寫沈、我被囚石塔,同“塞外雙盲”等周旋,一面寫方振眉與袁笑星交手,為爭《上清圖》斗智斗勇。又如《落日大旗》的故事,一會兒是金太子等七怪血洗淮陽鏢局,一會兒是方振眉趕赴淮北,途遇喬裝賣花女的金郡主,嗅“五日醉”毒花,詐昏以探敵巢;一會兒是下關城擂臺,宋金雙方豪士角斗正酣,一會兒是虞允文五龍山遭伏擊,血戰勢急,方振眉飛身掠陣救援……,似此時空穿插,場景轉換,一件事剛發展到高潮便被突然定格,跳到另一件事上,即如電影的蒙太奇效果,一個個不同的張力點交叉重迭,最終導向同一的高潮,制造出全篇的緊張氣氛,扣人心弦。其二,是以散文的筆法抒情。或者煙霧迷漫,如花似夢,好風若水;或者西天殘陽,大旗映血,蒼茫壯烈。以其繪景,動靜結合。以其抒懷,清秀豪放。以其襯人,形散神不散,撒開顆顆珠璣,串起一條晶瑩的項鏈。文筆可謂頗美。
小說絲毫不著女兒色,主人公方振眉剛有余,柔不足,沒有兒女情長,便也使人物少了些動人心魄的至情至性。另外,此部作品似很受古龍小說的影響,無論是人物塑造,還是語言運用,都留有摹仿古龍風格的痕跡。
溫瑞安
又名溫涼玉。臺灣、香港現代武俠小說作家。幼年居住新加坡。九歲時已有作品發表于報刊,十三歲創辦《綠洲》詩刊,十七歲創立“天狼星詩社”,擁有百余名社員、十六個分社,蔚為新馬一大文藝社團。隨后赴臺灣攻讀,先后創辦、主持“神州社”、“青年中國雜志社”、“長江文社”等文藝團體和出版公司。又主辦習武團體“試劍山莊”、“剛擊道武術訓練班”,成員多達數百人,包括結義兄妹百余人。因不容于世,多次流亡失所,一如其武俠小說中的主人公。近年寓居香港,再創“黃金屋”、“知不足齋”、“明友工作室”。溫瑞安大學畢業后,興趣由文學詩歌轉為創作新派武俠小說。寫法繼承古龍文體,用短句,注重描寫心態,情節構思曲折,文筆優美。為臺灣武俠小說作家后來居上者。倪匡譽其為古龍死后“獨撐大局”的人才。代表作為系列小說《四大名捕》,包括《會京師》、《骷髏畫》、《逆水寒》、《碎夢刀》、《大陣仗》、等。其它主要作品有《神州奇俠》系列,包括《神州結義》、《江山如畫》、《兩廣豪杰》、《英雄好漢》、《寂寞高手》等;《血河東》系列、《白衣方振眉》系列、《神相布衣》系列等。此外還著有金庸小說研究評論集《談〈笑傲江湖〉》、《析〈雪山飛狐〉與〈鴛鴦刀〉》、詩集《將軍令》、《夢漢》等。
上一篇:《白衣俠女》武俠小說鑒賞
下一篇:《白馬嘯西風》武俠小說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