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鳳池演義》
【本書體例】
文公直著。約3萬字。上海世界書局1922年10月石印本。
甘鳳池為清雍正時江南八大俠之一。其祖、父皆為明朝武官,死于國難。他從小立志習武,欲報家國之仇。經人引見,拜在四川青城山朝元和尚門下。朝元為明朝皇室后裔,收徒尚有了因、呂四娘等人。鳳池從師學得劍術真傳,可將飛劍化為芥子大小,藏于七竅之中,用時百里內飛劍取人頭顱。但如濫殺無辜,此術則不靈。
鳳池學成后,一日師父忽命他于百日內將浪跡江湖的七名弟子召來,有急事相商。鳳池于是下山闖蕩南北。途中路見不平,殺死作惡一方的巨盜趙飛龍,尋到呂留良之孫女呂四娘,又與師兄周潯圖謀游說大將軍年羹堯起兵反清。兩人來到京師,與微服出游的雍正皇帝相遇,拒絕了清廷招撫。鳳池再到南京,與女俠陳美娘結成姻緣。朝元的大弟子了因和尚,平素行為不端,因師父偏愛鳳池,上門尋釁,諸弟子遵師父遺命,聯手除去了因。此時,鳳池聽聞雍正派刺客行刺年羹堯,急前往救護,復勸說年起兵反清,年卻不為所動,仍動身赴京師朝見雍正,結果被捕處死。風池逃出后,與呂四娘、周潯潛入皇宮,溝通與雍正有殺父之仇的愛妃白寡婦,呂四娘手刃雍正。清廷大肆搜捕,鳳池以大事已成,歸隱深山出家。
本書列入尚武書社編輯的《四大英雄傳》,另三種為《血滴子演義》、《黃天霸演義》、《駱宏勛演義》。
甘鳳池是流傳已久的清代江南武林高手,也是傳說中的反清秘密結社的首領人物。清末民初,他的事跡被反清志士大肆宣染,寫成俠義小說不少,但多失于神異。據清代歷史檔案,甘鳳池確有其人,是江蘇丹徒人。屬下武林弟子頗多,人稱“煉氣粗勁,武藝高強”,“聲氣頗廣”,曉得天文兵書。他隨身攜帶兩個密本,記載各省山川關隘、險要形勢、攻守機宜,久蓄反清復明之志。雍正七年,甘鳳池卷入反清的浙江朱三太子朱茲煥一案,引起清朝廷的注意,雍正皇帝曾密令浙江總督李衛迅速捉拿。李衛因鳳池武藝高強,便定計假意為己子學武藝,請鳳池與子甘述為師,甘氏父子應允來到衙門,遂被捕獲。至于他與呂四娘潛入皇宮,殺死雍正帝一事,則為小說虛構情節。
本書是用白話文寫成較早描繪甘鳳池事跡的一部武俠性質小說。無論在文字、情節、武功描寫上,與現代武俠小說相比,都顯得較為粗糙、原始,帶有舊式公案小說、神異演義的痕跡。但從其中也可看出現代武俠小說的胚胎原型。如描寫陳四比武招親的情節,其后為諸多武俠小說家借用發揮。再如寫甘鳳池與陳美娘結成姻緣后,再遇女俠周璇姑,周一相情愿的戀情,更是后世港臺武俠小說家筆下大興風波的多角戀愛主題。因此,本書雖在吸引讀者興趣方面并無出色之處,對研究現代武俠小說發展史卻不失為一部有參考價值的作品。
上一篇:《珠劍緣》武俠小說鑒賞
下一篇:《甘十九妹》武俠小說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