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一劍》
【本書體例】
梁羽生著。10回(外加楔子),100萬字。是作者武俠小說的封筆之作。香港偉青書店版。
名震武林的武當派掌門人無相真人臨終之際,做出了兩個出乎大家意料的決定。一是接引武當派俗家弟子、中州大俠年滄浪出家、賜道號無名,并立即傳之武當掌門之位。這一決定使得首席長老元量道長以及掌門人唯一的保存弟子不岐道長深為悖疑,而且不滿。無相真人很快就解釋了原因,在三十六年前,昆侖派玄貞子帶徒弟向天明闖上武當山,找當時的武當掌門人金光真人比劍,無相代師擊敗玄貞子之后,玄貞子的徒弟向天明表示藝成之后再來比試。如今已過去了三十六年,無相真人已年老體衰,而向天明則在武林中闖出了“劍圣”的稱號,料想劍術已經通神。這一日已送來名帖,果然一人前來闖山,連敗不波、不岐,結果雖被無名真人所敗,但該人原來并非向天明,而只是他的徒弟東方亮。……
無相真人臨終之前做的第二件事是將他所鐘愛的徒孫藍玉京派遣下山,去少林寺尋找慧可大師并要求他陪藍玉京去關東找七星劍客郭東來。藍玉京下山甚至瞞住了他的師父兼義父不岐道長,使不岐深感不安。無相于藍玉京下山之后即去世。新掌門人無名(年滄浪)即派其兒子年一羽下山找尋藍玉京,以防無相真人臨終交給他的武當劍譜及其它功法秘籍失落他人之手。
藍玉京按照掌門師祖無相真人的要求下山之后,邊趕路邊學習師祖交給他的劍譜與心法。江湖敗類青蜂常五娘伺機截人,被東方亮所救,藍玉京遂與東方亮結識,并相互切磋劍術(他并不知道東方亮上武當山比劍一事以及其它前因后果),得益非淺、進展神速。東方亮是有意偷藝,而藍玉京因悟性驚人,得益比東方亮更多。一番奇遇、幾度歷險之后,藍玉京的劍術差不多已經大成,達到了“從有到無,從無到有”的極高境界。
同時,藍玉京在找到慧可大師之后,逐漸了解到他自己的身世。他原來并非姓藍而是姓耿,父親耿京士,乃是武當派俗家高手,兩湖大俠何其武的次徒。耿京士與師妹何玉燕雙雙私奔出關,臨產之時才回到故鄉。不料變生不測,其師何其武被人害死,耿京士嫌疑最大,被師兄戈振等殺死。何玉燕生下耿玉京之后亦自殺而死,將耿玉京托給師兄戈振等,即以后出家的不岐道長。在何其武、耿京士、何玉燕等遭難前后,武當派了云鶴及當時首席長老天極道長等均被去門掌力擊斃。從而成為武當派十幾年懸而未決的一大疑案。
耿玉京之父耿京士是否殺師兇手、甚而是通番叛國之徒?這成為耿玉京心頭的一大死結。他終于了解到,他的父親并非兇手,更非叛徒,殺人者另有其人。
原來在三十年前,武林中出現過五個志同道合的年輕高手,合稱“小五義”。其中有的為俠,有的為盜,有的則處于正邪之間。后來有的隱姓埋名,有的出關隱居,有的在武當山裝聾做啞,有的在少林寺做燒火和尚。其中有正邪之分,道不相同;有叛國之徒為同道所不齒,還有的情孽牽連,相互仇恨。……
藍玉京練成神劍,連敗向天明、東方亮師徒。為武當山爭得了榮譽。最后,無名真人還俗,將掌門之位傳給年一羽。武當派十幾年的疑案終于真相大白,罪魁禍首乃是當年“小五義”中的老二王晦聞(聾啞道人)以及老四西門牧(盜首,東方亮之姨父,年滄浪的情敵),這些人都一一身死,仇怨相消,耿玉京與情侶鄭巧兒赴關東行俠,使“武當一劍”名傳關外。東方亮遠走西北,亦使武當劍法而游俠江湖。年一羽為武當掌門,也使武當派欣欣向榮。……
這是梁羽生先生的最后一部武俠小說。稱得上是一部爐火純青之作。
首先,吸引人的是十幾年前的疑案,一直懸而未決,而十幾年之后,武當掌門人無相真人的所作所為又令人莫測高深,從而使這部小說的懸念十分誘人而情節則極為曲折。其中不僅牽涉到三十六年前昆侖派與武當派的劍術之爭并且綿延至今,同時還牽涉到三十年前武林中的“小五義”中聚到散及其相互之間的恩怨情義與不同的選擇——其中不但有“俠”與“盜”及“亦俠亦盜”之間的矛盾沖突,有情孽的糾纏與怨恨,更有愛國者與叛國者之間的生死搏斗與智計因施……。更曲折而神妙的是,這些人如今都是神龍見首不見尾。除東方亮之父東方曉確實身亡之外,其他四人及后來加入的年滄浪都還活在人世,但卻又不為人知。七星劍客郭東來遠赴關外,為雙重間諜暗中護國;王晦聞則在武當山裝做聾啞道人數十年之久,幾乎騙過了所有的人;西門牧則更是“詐死”達二十年之久;慧可則隱居于少林寺中做一個普普通通的燒火和尚,只中州大俠年滄浪仍在活動并一變而為武當派掌門人無名真人……。孰料正是這些“隱身人”之間的矛盾沖突與斗智斗勇才導致了武當派的“懸案”。——相比之下耿京士殺師及通番的嫌疑,以及雙雙慘死在師兄的逼迫之下,只能算是一個小小的插曲。因此,這部小說撲朔迷離而又環環相扣,在情節與結構上達到了一種純熟而又藝術的境界。
其次,這部小說的突出的特點是,小說中的人物不僅個個活靈活現,而且幾乎人人都有嫌疑,而且人人確實都有自己的過失。年滄浪用情不專,以至給師門致禍,不岐道長則更是因妒而生恨,假公濟私殺了耿京士,而又怕耿玉京報仇,因此在教授劍術之時故意教得似是而非,誤人子弟;東方亮則是心性激烈,心胸狹窄,為達到目的不顧手段;年一羽則是精明有余而仁厚不足、精而不純、薄而不厚;無量道長更是私欲重重,陰森莫測,更有結交權貴乃致通番賣國之嫌疑;“聾啞道人”王晦聞雖對無相忠心耿耿、對耿玉京愛護備至,然而恰恰是一位滿洲的奸細,一位叛族賣國的無恥的奸徒……——小說中幾乎所有的人物,都不能從其表面去看,不能僅憑其表象去猜度,而且也不能簡單地給他們“定性”曰好還是不好,邪還是不邪。這些都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物。他們有各自的形象與性格,同時也有各自的私心與弱點。或大節有虧卻令人感到老實可憐,或小有私心及小過而使人感到可怕可悲。總之是這些人物的性格及其弱點的“活化”使這部小說的藝術深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層次。
其三,“武當一劍”藍玉京的練劍過程及其方法——可以稱之為“庖丁解牛法”——不僅能夠吸引人,而且確實有耐人尋味的哲理。小說中借莊子的哲學,解析了練劍之“道”,既符合了武當派“道家”的功夫的宗旨,同時又是一種極為深刻的“治學方法論”。當然,同時,還使人感到耿玉京的“武當一劍”不僅是一種“技擊之術”,而且還有“治學之道”,最終還是歸結為一種引人入勝的“藝術境界”。寫“武”而至此,顯然已然達到了巔峰。
其四,小說名為《武當一劍》,并且也確實是刻畫了耿玉京這位武學天才的練劍過程及其成為“武當一劍”的曲折而又艱險的習藝與人生的經歷。實際上,除耿玉京之外,小說還相對突出地刻畫了原昆侖派的新秀、后亦成為武當一劍的傳人的東方亮,以及武當派最后的年輕的掌門年一羽。這三個人的出身不同、經歷不同、性格不同,人生道路與理想、人品與胸懷等等都是大不相同,但最后卻居然都“殊途而同歸”,走上了行俠仗義、光大門楣的道路。他們都稱得上是“武當一劍”——盡管一在遼東,一在西域,一在中原腹地。
上一篇:《武夷女俠》武俠小說鑒賞
下一篇:《武當山傳奇》武俠小說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