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夏五
【出典】 《春秋·桓公十四年》:“夏五,鄭伯使其弟語來盟。”晉·杜預注“夏五”曰:“不書月,闕文。”
【釋義】 《春秋·桓公十四年》書“夏五”,缺一“月”字。后因以“夏五”為文字有缺漏的典故。
【例句】 算當年瑞世,正當夏五,仙家毓德,全是春和。(危稹《沁園春·壽許貳車》2275)這里活用典故,意謂許貳車未得重用,乃是“瑞世”的缺漏。
宋詞典故·夏五
【出典】 《春秋·桓公十四年》:“夏五,鄭伯使其弟語來盟。”晉·杜預注“夏五”曰:“不書月,闕文。”
【釋義】 《春秋·桓公十四年》書“夏五”,缺一“月”字。后因以“夏五”為文字有缺漏的典故。
【例句】 算當年瑞世,正當夏五,仙家毓德,全是春和。(危稹《沁園春·壽許貳車》2275)這里活用典故,意謂許貳車未得重用,乃是“瑞世”的缺漏。
上一篇:典故《響屧廊》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夏侯衣》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