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毒梅香》
【本書體例】
古龍著。5冊,約85萬字。臺北華新出版公司1977年版。
江湖中歌曰“關中霸九豪,河洛唯一劍,海內尊七妙,世外有三仙。”
三年前,河洛神劍單劍斷魂吳詔云,被道貌岸然的武林五大正宗掌門人暗害于泰山。今天,五大掌門之四,又以同樣的手段暗算了吳詔云的好友:七妙神君梅山民。梅山民生命已保,武功盡廢,返為凡夫。
關中九霸為江湖惡人,其中的神雕夫婦力圖改新,過平凡的隱居生活,卻逃不脫九豪中海天雙煞兄弟的追殺。他們的兒子辛捷僥幸逃過。
梅山民把辛捷帶回家中,十年過去,辛捷把梅山民的七藝練成。跟隨侯二叔行走江湖,尋找仇人海天雙煞、中原武林五大派的掌門人。
辛捷初以商人身份出現,廣結武林人士,才知道五大派近年來雖聲勢大振,內部卻矛盾重重。他以七妙神君的名號神出鬼沒江湖,平靜的武林大大地震動了。隱居多年的海天雙煞天殘、天廢兄弟也蠢蠢欲動。
辛捷被兩個少女愛著,方少堃含怨離去,金梅齡遁入佛門。
世外三仙之一無極島主無恨生,攜夫人繆七娘、女兒青兒也涉足江湖,到處找七妙神君,為繆九娘復仇。他們抓走辛捷,在島上,辛捷和青兒相愛,但無恨生夫婦卻不喜歡辛捷。
辛捷受到三仙中平凡上人、慧大師的青睞,傳授武藝。他和吳詔云的后人吳凌風結拜為兄弟,共同為吳詔云、梅山民報了仇。江湖人對五大正宗派頓覺失望。
中原武林大亂,蠻夷武士也趁機來尋釁,辛捷又挺身相迎,打敗蠻夷武士。
吳凌風因愛情絕望而生法緣,辛捷和青兒幾經挫折終于團聚,他們四處打聽金梅齡的下落,此時的金梅齡也正在那個隱于世外的寺廟里為他們祈求幸福。
中國現代武俠小說起源于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俠傳》。經過幾十個年頭,到金庸、梁羽生、古龍的時代,武俠小說已是高潮時代,可謂登峰造極。金庸或是古龍他們的小說較之前人,更具有吸引力。金庸的武俠小說,寫的都是重大社會背景下的人物,悲壯而厚重。古龍的小說,可謂神來之筆,心意之間,輕靈而飄逸。
有人說,古龍把武俠小說神話了。這種說法亦無不可。原因是,不論武,或是俠,在古龍的小說中,只不過是一種手段,不是目的。
《劍毒梅香》是古龍最初期的作品,又名《河洛一劍》。這時,古龍武俠小說的風格還沒穩定下來,可也略見端倪。在紛雜的武林之中,具有最強的武藝,最神奇的功夫,才是立足江湖的保證。關中九豪,河洛一劍、七妙神君,甚至連中原五大正宗門派的掌門人,也為了一個“天下第一”的稱號,血雨腥風,喪理失德。按一般的規律來說,這可以寫得一場好戰,古龍的目的卻不在此,他主要寫感受,是一種對人生、對愛情、對美的感受。這是古龍小說最初的特色,在他中后期小說里,這個特色被沿襲、發展。古龍中后期小說中對武打的處理是制造氣氛,緊張、肅殺的氣氛烘托出動作的刺激、玄妙。《劍毒梅香》這部作品中,這個特色還不明顯。同時,在古龍的心目中,最強者,應該是最智者,因此他中后期作品中塑造的人物:楚留香、陸小鳳、江小魚都是大智大慧之人,要突出這些人物的智慧,古龍設計出許多令人意想不到的、神奇玄妙的情節,增加了小說的神秘性。
《劍毒梅香》中的武打,人物發展,都還沒有這些明顯的特色,武打雖精采卻不神秘,人物發展也很平實,因而相對地,對人生的思考,對美的感受愈發顯得強烈。
首先古龍的文字就很美,無論面對多么嚴酷的現實,他仍能發現一份美,握住一份美。
“后山深處,直壁連云,皚皚白雪之上,綴以老梅多株,皆似百年以上之物,虬枝如鐵,暗香浮影,真不知天地間,何來此清境。”
這么美的深山幽谷,又有誰能想到,有一場惡戰要發生此地!
古龍確實在尋美,他也希望著人們愛美。辛捷對三個少女的感情,就是對美的追求的一份真誠。他弄不清自己是不是愛方少堃,他把她從小神龍手里救出來,對自己接觸的第一個少女,他感到了她對自己的一份真情,感到了一份美的真實,他自己的身心也充實起來了。對于金梅齡,他是真愛,愛她的聰明,愛她的無私,更愛她對自己的愛。她愛青兒,愛她的天真,她的善良,她的稚氣。辛捷也曾問過自己,為什么自己會是這樣,是自己用情不專嗎?不!是美吸引他,他愛美的一切,他會不由自主地去愛美、欣賞美。
辛捷身在江湖,看盡險惡,歷盡苦楚。他劫后余生,首先感到的就是真實生命、真實的美。
他摸到了自己的脈搏,生命的搏動。
“人生的鐘擺不也正是這樣悄悄地動蕩著嗎?……人的生命就完全淹沒在此遲緩的博動中,其祭的只是幻夢罷了。一些不成形的夢,蠢動的,片斷的,令人可恨可笑的影子——如隨風飄蕩的棉絮一般的喧鬧聲,奇形怪狀的痛苦、歡笑,一切全是幻景。但是在這個黃昏的夢里,卻有些值得捕捉的影子,有無窮的真,無窮的美,奇怪的是他只能想到真與美,卻想不到善。”
就是如此,一些人你無法分出他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無法分離出他身上的善或惡。可是對于美,那是每個人都能感受到的。
“劍毒梅香”,雖劍無情,雖人生嚴酷,總還有奇香的梅花,傲寒開放。這是古龍希望的,也是他看到的。
人在世上沉浮,在生命中迷惑,在愛情里失掉自我,都不重要,只要抓住美。
上一篇:《劍底揚塵》武俠小說鑒賞
下一篇:《劍氣滿天花滿樓》武俠小說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