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亭林詩文集》的主要內容,《顧亭林詩文集》導讀
《顧亭林詩文集》是一部清代詩文別集。顧炎武著?!锻ち治募?卷,有潘耒原刊本、《亭林遺書》本、《學古齋金石叢書》本、《端溪叢書》本、《顧亭林先生遺書》本、《四部叢刊》影印本、《四部備要》排印本,還有一種光緒三十年(1904)會稽董氏山隱居??硐浔尽!锻ち钟嗉?卷,有乾隆二十八年 (1773) 長洲彭紹升刊本、光緒誦芬樓刊本、《學古齋金石叢書》本、《端溪叢書》本、《四部叢刊》本等。《蔣山傭殘稿》3卷,系抄本,藏日本大阪府立圖書館。《亭林詩集》5卷,有潘耒原刊本、《亭林遺書》本、光緒二年(1876)湖南書局刊本、《顧亭林先生遺書》本、《四部叢刊》本、《四部備要》本等。此外還有一種《亭林詩稿》6卷本,為光緒間幽光閣以戴子高家藏潘耒抄本鉛字排印,較他本多有不同。1959年中華書局出版華忱之點校的 《顧亭林詩文集》,分 《亭林文集》、《亭林余集》、《蔣山傭殘稿》、《亭林佚文輯補》、《亭林詩集》、《熹廟諒陰記事》6部分,為 《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之一,是目前收顧炎武詩文最完備的本子。顧炎武詩有注本,徐嘉撰 《顧亭林詩箋注》17卷,有光緒二十三年 (1897) 味靜齋刊本。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王蘧常輯注、吳丕績標校的《顧亭林詩集匯注》,為 《中國古典文學叢書》之一,分上、下二冊,可資參考。
顧炎武(1613-1682),初名絳,字忠清,清兵南下后改名炎武,字寧人,或自署 “蔣山傭”,學者稱亭林先生。昆山(今屬江蘇)人。他早年參加復社反對閹黨的斗爭,后又參加昆山一帶的抗清斗爭。失敗后遍游黃河一帶,以游為隱,徐圖恢復。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舉凡經學、史學、音韻學、地理學無不通曉。一生著述宏富,詩文而外,著有 《日知錄》、《音學五書》、《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韻補正》等。
《顧亭林詩文集》有6大部分: 《亭林文集》6卷,收文144篇; 《亭林余集》1卷,收文16篇; 《蔣山傭殘稿》3卷,收文99篇,其中36篇又見于《文集》中?!锻ち重妮嬔a》收文57篇。《亭林詩集》5卷,收詩413首,補遺5首?!鹅鋸R諒陰記事》1篇在全書之末。全書約30萬字。
顧炎武是一位杰出的愛國學者,他反對游談無根的理學,反對“舍多學而識,以求一貫之方,置四海之困窮不言,而終日講危微精一之說” (《文集》卷3《與友人論學書》)的行徑,主張“故凡文之不關于六經之指、當世之務者,一切不為” (《文集》卷5《與人書》三)。經世致用構成顧炎武論學的一大宗旨,他以“博學多文,行己有恥”的古訓為治學原則,反對空疏之學,認為: “古之所謂理學,經學也,非數十年不能通也……今之所謂理學,禪學也,不取之五經而但資之語錄,校諸帖括之文而尤易也?!?《文集》卷3《與施愚山書》)他的散文內容充實,語言精當,邏輯性強,與其論學宗旨相合,如《書潘吳二子事》、《田功論》、《錢法論》等,無論記述或議論,都有著非?,F實的內容。
在文學批評方面,他力主文學創作的現實性和創造性,反對因襲模仿。他曾針對一位友人的詩議論道:“君詩之病在于有杜,君文之病在于有韓歐。有此蹊徑于胸中,便終身不脫依傍二字,斷不能登峰造極?!?《文集》卷4《與人書》17)他的詩歌創作現實性強,有著濃厚的愛國主義思想,具有詩史的意文。如 《感事》、《京口即事》、《秋山》、《海上》、《塞下曲》等詩,或蒼涼悲憤,或壯懷激烈,并有鮮明的藝術特色?!对娂肪? 《精衛》云: “萬事有不平,爾何空自苦。長將一寸身,銜木到終古。我愿平東海,身沉心不改。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時。嗚呼!君不見,西山銜木眾鳥多,鵲來燕去自成窠。“寄意遙深,表達了一位愛國志士的執著之情。《詩集》卷3《重謁孝陵》云: “舊識中官及老僧,相看多怪往來曾。問君何事三千里,春謁長陵秋孝陵?”遺民一片故國之思宛然如見,感人至深。卷4《又酬傅處士次韻》其二云:“愁聽關塞遍吹笳,不見中原有戰車。三戶已亡熊繹國,一成猶啟少康家。蒼龍日暮還行雨,老樹春深更著花。待得漢庭明詔近,五湖同覓釣魚槎?!痹姙橘浢鬟z民傅山之作,表達了百折不撓的民族氣節。卷5《井中心史歌》,吟唱了南宋遺民鄭思肖《心史》藏匿與發現過程,“三十余年再見之,同心同調復同時”,長歌當哭,異代同悲,令人泣下?!兜客觥吩疲骸柏懝民R鬣在江村,送汝黃泉六歲孫。地下相煩告公姥,遺民猶有一人存?!币彩穷櫻孜洳幌蚯褰y治者低頭的表白,真切感人。
對于顧炎武的文集,近人張舜徽《清人文集別錄》卷1云:“炎武著述甚富,而文集卷帙無多,蓋其一生恥為文人,非有裨明道淑世,或攸關國計民生者,皆不徒作?!睂τ陬櫻孜湓姷脑u價,一般較高,如喬億《劍溪說詩》卷下:“顧亭林早年入復社,淹貫古今,詩亦無愧作手。竹垞老人稱其無長語,事必精當,詞必古雅,豈淺小哉?!绷植汀渡潸棙窃娫挕肪?8: “昆山顧先生亭林古近體詩,沉著雄厚,深得杜骨;其詩可為前明詩家之后勁,本朝詩家之開山。”
參考文獻
- 1.華忱之點校:《顧亭林詩文集》,中華書局,1983。
- 2. 王遽常輯注:《顧亭林詩集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 3. 張舜徽: 《清人文集別錄》,中華書局,1980。
上一篇:《韓非子》的主要內容,《韓非子》導讀
下一篇:《雞譜》的主要內容,《雞譜》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