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代散文作品·魏晉南北朝·劍閣銘》簡析
張載著。見《文選》,收于《中國歷代散文選》上冊。劍閣,在四川省劍閣縣北七里,是大劍山和小劍山中間的一座雄關(guān),因其兩岸峻拔,靠閣道通行,故謂之劍閣。本文是作者隨父入蜀時所作。文章先敘述了劍閣地勢的險峻及其重要性,指出劍閣乃入蜀之門戶,懸崖峭壁高聳入云,“窮地之險,極路之峻”。其狹隘險要處“一人荷戟”足使“萬夫趑趄”,所以非國親子弟不可居此“形勝之地”。然后援引吳起與魏武侯的對答,發(fā)揮和論證了吳起“在德而不在險”的論點。以為“興實在德,險亦難恃”,不修德行而憑險作亂“鮮不敗績”,公孫述的覆滅,劉禪的投降,實為殷鑒不遠(yuǎn),向蜀地官員發(fā)出至為警切的告誡。這一主旨對于封建統(tǒng)治者維護(hù)蜀地的統(tǒng)治非常重要,因而這篇銘文也深受晉武帝司馬炎的重視,被鐫刻在劍閣的石壁上。全篇感時而發(fā),言近旨遠(yuǎn),才華清越,氣骨雄俊。
上一篇:《散文·宋金元·前赤壁賦》簡析
下一篇:《散文·唐代·化虎論》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