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代散文作品·唐代·說天雞》簡析
羅隱著。見《讒書》,收于《唐代散文選注》。本篇講的是一個寓言故事。狙氏的兒子沒有學到其父耍猴的技術,卻懂得雞的習性。他養的雞,“冠距不舉,毛羽不彰,兀然若無飲啄意”。但與別的雞搏斗則最勇猛,清晨報曉也比別的雞早,所以稱為“天雞”。他死時,雖把養雞的技術傳給他的兒子,但其子卻反其道而行之。他養出來的雞,“毛羽彩錯,嘴距铦利”,既無戰斗力,又不肯報曉,只是“峨冠高步,飲啄而已”。最后作者感嘆:“道之壞也有是夫!”文章通過寓言故事,諷刺晚唐統治者不重用才德之士而重用無能之輩,比喻生動,寓意深刻。
上一篇:《當代散文作品·說“秀才”》簡析
下一篇:《散文·清代·說怪》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