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花仙史》小說簡介|劇情介紹|鑒賞
云封山人著。二十六回。約成書于清乾隆間。有刊本,一嘯居士評點,首三江釣叟序。光緒石印本,亦有評點與序。
書敘: 杭州孝廉蔡其志性嗜山水,偕妻移居湖濱祖遺之埋劍園。其友王悅約他進京趕考。考后,王悅成進士,其志落第。王悅助其志千金,得以捐納江蘇青浦縣缺。履任后因與有司不睦,辭官歸里。而王悅也與當道不和而退隱。
后王悅得子曰儒珍,其志得女名若蘭,二姓乃襁褓締姻。未幾,其志被夏英侍郎保薦赴京,王悅借得埋劍園為儒珍讀書之地。儒珍約窗友陳秋麟住居埋劍園,相互切磋琢磨。時值深秋,玉芙蓉花盛開,陳為一絕色名劍花的玉芙蓉花妖所迷,方欲交歡,忽為風、雨二將所拆散。
夏英侍郎以所謂保舉非人被賈學士誣奏。夏英死,皇帝命刑部拿夏之螟蛉子元虛代父治罪。不料元虛聞風而逃,反而拿了元虛之妹瑤枝進京問罪。
一年后,王儒珍父母俱歿,其志嫌其家道中落而悔婚。但蔡之女若蘭于花叢中暗睹未婚夫,心竊慕之。于是二人吟詩唱和,不意被人沖散。儒珍乃與陳秋麟拜識自松江游杭之又一風流才子蘇紫宸。之后,陳秋麟與西湖名妓水無聲情意甚篤,誓成連理; 但又對在湖心亭邂逅之美女夏瑤枝眉目傳情。
畢純來是西湖上的幫閑篾片,惡意中傷陳秋麟與王儒珍,破壞陳秋麟與水無聲的私配姻緣,挑撥蔡其志與王儒珍的翁婿關系,妄圖移花接木,將蔡若蘭轉嫁于夏元虛。事為行俠仗義的陳秋麟所察,便用李代桃僵之計,以自己名義假將蔡若蘭娶過來,俟儒珍有了功名后,再完璧歸還他。而若蘭不知就里,堅決不以貧賤易夫,乃扮男裝偕丫鬟潛逃。由另一個丫鬟嬌綃代若蘭嫁秋麟。由于當時朝廷采選美女,若蘭在凈慈禪寺處遇到蘇誠齋來此降香。蘇誤認若蘭為才子,硬讓他與女兒馨如成婚配,后為馨如識破為假男,始罷。
夏元虛因人卑鄙為其妹瑤枝訕笑,便懷恨在心,借宮廷選女之機,將瑤枝獻上。瑤枝所乘采選宮女船在長江遇巨風翻倒,幸遇蘇誠齋搭救,隨同若蘭等同行去京。
隨后蘇紫宸進京中了進士,賈學士專權忌恨,不予授官,反令其出兵定海,與萬斛珠交戰。萬戰敗自刎,投靠萬的夏元虛亦被迫投降。此時紫宸念及昔日天臺道人曾勸他急流須勇退,于是他和元虛勘破癡迷,修仙學道。
再說嫌貧愛富的蔡其志得悉儒珍去松江蘇誠齋寓就絳帳之約,深自悔悟,親自函求儒珍捐棄前忿,作螟蛉之寄。儒珍不念舊惡,認其志為繼父; 又托楊克斧為之撮合馨如的親事,誠齋不應。
秋麟因家居無聊去揚州。誠齋欲將義女匹配于秋麟,麟不肯; 及至麟知瑤枝貌美才優始求之,又遭拒。至月夜,又遇見化為瑤枝的前芙蓉花妖,竟認做是絕世佳人,十分愛悅。于是二人相約至杭。自是,日日洞房春色,足不出戶。后被道人指出此非瑤枝乃是花妖,用道人授與掌中的雷訣一擊,假瑤枝遁去,始與真瑤枝締結良緣。
儒珍見秋麟姻事定,即偕新婦馨如同來嘉興回門。又經蘇府上人解勸,儒珍與蔡若蘭也結褵了。若蘭與馨如共一夫。而后秋麟又靠在天臺上修道成仙的蘇紫宸遠來將隱形的玉芙蓉花妖收伏,化作一劍錚然墜地,于是所謂鐵(劍)花(玉芙蓉妖) 仙 (紫宸) 史,即此收束。
此書所寫王儒珍與蔡若蘭、蘇馨如,以及陳秋麟和夏瑤枝的一段婚姻糾葛,雖脫去歷來才子佳人小說的一些窠臼,但其中穿插蘇紫宸降伏玉芙蓉花妖一段故事,未免蛇足; 而且以 《鐵花仙史》 命書名較費解; 寫若蘭、元虛等落水飄流很遠竟得救,似過奇而失真。
不過,做為一部多少有些新意的小說,它所描繪的人物與情節還是有一些值得稱道的。特別是在塑造有異樣品格的奇女上,則尤為可取:
夏瑤枝是吏部侍郎夏英之女。其父無子,盡將自己所學傳授于她。而她“天生敏悟,過目成誦,看看長成十二歲,生得花枝一般,諸子百家,以至詩詞歌賦,無不精曉。”其父死,朝中賈學士誣告其父喪兵誤國,著錦衣衛來捉螟蛉子抵罪,在面臨生死抉擇之際,她和怕死的夏元虛迥然有別:
只見元虛踉蹌奔至,口中嚷道:“妹子,禍事到了。……若捉到京,定是個死。如今趁他未來,好歹走了,倒是上著。”瑤枝道: “哥哥所言差矣。爹爹死抱不白之冤,為子者正宜赴湯蹈火,代父伸泄,豈可聞風縮頸。況爹爹一身清白,反被人之誣污,不能成生前之志,你我之心何安?”元虛道: “這些迂闊之談,如今竟用不著的了。那個肯將自己的真性命,去換這虛名節。人情世態,大都只要圖得目下富貴,那里還去顧死后的罵名。”瑤枝嘆了口氣道: “大丈夫當殺身成仁,況父骸暴露于外,本宜奔走扶喪,豈可不顧,而作貪生畏死之人耶!”……
夏瑤枝就是這樣昂然申斥元虛。為了詣闕上書,替父訴冤,情愿自己代兄去京,連那些公差們也都相顧吐舌。這里把瑤枝臨危不懼,一身正氣,和元虛透骨的勢利無恥,相互映射,寫得極其深刻。
在刑部堂上,瑤枝滔滔申辨其父一生正大光明,磊磊落落,又何罪之有?說得審問官無言可答,乃喟然嘆道: “伯道無兒,中郎有女,正此謂也。”她見父冤已昭雪,即將父靈柩扶護回杭,發引至湖上祖塋,搭棚治喪,擇吉安葬,竟不歸家,廬于墓側。
她不只有廬墓三年,扶柩千里的孝行,而且遇變不驚,敢勇當先。當其惡兄元虛趁朝廷點選美女之時,竟將她獻上,害她入宮中受罪。她臨難笑道:“總在乾坤內,何須嘆別離。事已如此,不必多言。”她就是這樣在大義面前,生死關頭,能從容鎮定地對待一切,不畏強暴,不怕死,勇往直前,不愧女中英豪。
她本想一死來反抗皇帝采選美女的吃人政策,和虎狼為心的夏元虛。所幸投水后得救,終于覓得了佳偶。
水無聲是個誓不賣身,有情有義的奇妓。她本系松江華亭人,父文錦瀾,由武魁為臺州總鎮。六歲時,母死父離,流落他鄉,不幸淪沒娼門。作者寫她:
身雖妓女,這倚門賣俏的丑態,卻一切洗盡,倒好象個寒素書生,每日只是閉戶焚香,抄寫經卷布施。有興時,或吟詩一二首,亦只是些悲感之辭。芳年漸長,鴇母便要他接客,初時不從,后因逼得急了,強而后可,亦只與客侑觴,從人代筆,立志不肯失身。身邊帶有小小利刃,若再逼他伴客歇宿,便行自刎。……
她為了跳出火坑,要擇個可托終身者,了畢終身之事,也曾詳察人才。可是百方選覓,竟沒有一個遂意的。后來遇到少年才子陳秋麟,乃一見鐘情,傾吐衷腸,愿委身焉。
她對陳秋麟最癡情。惡棍夏元虛和篾片畢純來,勾結鴇兒用盡威脅利誘的狡計,妄圖奪走她,而她始終沒有動搖。事到不得已時,不惜遁入空門。正如一嘯居士所評:
讀此書者,無賢無愚,莫不謂下回妓館飛仙,是為青樓人吐氣。
這樣有志節的奇女子,在世間可謂少有。作者寫她的篇幅并不多,卻像一抹閃電劃破夜空一樣,給人留下極深而又有回味無窮的印象。
蔡若蘭也是個對兒女真情非常堅貞而不慕財勢的奇才女。其父欲悔她和王儒珍幼年訂的親事,她卻憤而不滿,冒險在花園剴切對消沉頹廢的王儒珍勸導道:
今私會郎君于此者,妾因每聞郎君一自先人歿后,日惟飲酒嬉游為務,獨不念居諸易擲,青春而白首者倏忽耳。青燈夜雨,此日工夫;黃榜秋風,他時光彩。乞郎君念妾之言,此后急宜猛省,務修理舊業,閉戶攻苦,以副先人之意。若仍執迷,舉業一廢,墜入輕薄之流,家嚴聞之不悅,恐姻親不無意外之虞。妾實心寒膽裂,不知郎君竟何以為心也。
這段情辭懇切,誠摯動人的曉導,使因蔡其志賴婚而痛苦自棄的王儒珍不能不為之悔悟自新道: “承賜藥言,自知過矣,敢不痛戒。”而若蘭為了堅其必改之心,進而向他表白:
一絲已定,千金莫易。妾心堅如鐵石,郎君可無憂也。
后來她為了躲避乃父逼她另婚,不惜男裝出走,表現了一個有膽有識的少女能自己主宰自己命運的堅強氣魄。
要之,云封山人筆下的才女都有奇能異行,不同凡俗的氣魄。此外,作者描繪三個才子陳秋麟、王儒珍和蘇紫宸,也都性格比較鮮明,值得一看。惜其半文半白的語言,有時不免防礙性格的刻畫,如第二十一回寫丫鬟柳枝說出典雅話即是一例。還有,寫反面人物夏元虛、畢純來和賈學士行兇作惡時,倒比較真實,而到寫他們的轉變就顯得過陡而不可信,不符合性格發展的常態。
上一篇:《鐵樹記》小說簡介|劇情介紹|鑒賞
下一篇:《錦香亭》小說簡介|劇情介紹|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