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摭言《宣慈寺門子》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宣慈寺門子不記姓氏,酌其人,義俠徒也。唐乾符二年,韋昭范登宏詞科。[1]昭范乃度支使楊嚴懿親,及宴席,帟幕器皿之類,假于計司,嚴復遣以使庫供借。[2]其年三月,宴于曲江亭子,供帳之盛,罕有倫擬。[3]時進士同日有宴,都人觀者甚眾。飲興方酣,俄睹一少年跨驢而至,驕悖之狀,傍若無人。于是俯逼筵席,張目引頸及肩。復以巨棰棖筑佐酒,謔浪之詞,所不能聽。[4]諸子駭愕之際,忽有于眾中批其頰者,隨手而墮。于是連加毆擊,又奪所執(zhí)棰,棰之百余。眾皆致怒,瓦礫亂下,殆將斃矣。當此之時,紫云樓門軋然而開,有紫衣從人數(shù)輩馳告曰:“莫打。”[5]傳呼之聲相續(xù)。又一中貴驅殿甚盛,馳馬來救。[6]復操棰迎擊,中者無不面仆于地,敕使亦為所棰。[7]既而奔馬而反,左右從而俱入門,門亦隨閉而已。坐內甚欣愧,然不測其來。又慮事連宮禁,禍不旋踵。乃以緡錢束素,召行毆者訊之曰:“爾何人,與諸郎君阿誰有素,而能相為如此?”對曰:“某是宣慈寺門子,亦與諸郎君無素,第不平其下人無禮耳。”眾皆嘉嘆,悉以錢帛遺之。復相謂曰:“此人必須亡去,不然,當為擒矣。”后旬朔,[8]坐中賓客多有假途宣慈寺門者,門子皆能識之,靡不加敬。竟不聞有追問之者。
【注釋】 [1]乾符:唐僖宗年號,公元874—879年。宏詞科:唐代科舉考試中的科目之一,是進士、明經等“常貢之科”之外的特設科。[2]度支使:唐代中葉以后設置的官職名,主管全國財政收支。楊嚴:懿宗朝宰相楊收的兄弟,乾符五年以兵部侍郎兼領度支使,當年死去。因此,上句“乾符二年”當為“乾符五年”。帟(yi亦):小帳幕,或指帳幕中座上的承塵。計司:度支部下面的衙門。使庫:度支使庫房。[3]曲江:唐代長安最有名的游覽勝地,在城東南。 [4]巨棰(chui垂):長鞭。棖(cheng成)筑:觸動。 [5]紫云樓:在曲江邊,是宮苑(御花園)建筑之一。紫衣從人:穿紫衣的從人,指宦官。 [6]中貴:即中貴人,有權勢的太監(jiān)。驅殿:馬前馬后的隨從。驅:前驅;殿:殿后。 [7]敕(chi斥)使:皇帝的使者,指前面所說的中貴,此處設想他是皇帝派來的。[8]后旬朔:十來天、個把月之后。旬,十天;朔,每月的初一日,代指一個月。
【譯文】 宣慈寺的看門人,人們不知道他的姓名,估量、揣度他這個人,是講義氣的豪俠之輩。唐朝乾符二年,韋昭范在科舉考試的宏詞科被錄取。昭范是度支使楊嚴的至親,到設宴慶賀時,所用的大小帳幕以及器皿一類東西,都是從計司借來的,楊嚴又讓他到度支使庫房去借用。這一年的三月,在曲江的亭子里設宴,供設帷帳的豐富華麗,少有能與之相比的。當時進士科錄取的進士們同一天也有宴會,京城的人來看熱鬧的十分眾多。飲酒興致正當酣暢痛快時,忽然看到一個年輕人騎驢走來,其驕傲自得不近人情的樣子,好像身旁沒有任何人。他俯下身子逼近酒筵,睜大眼睛、伸長脖子、聳動肩膀,作出各種怪模樣。又以大馬鞭觸弄陪酒的歌伎,調戲的語言,不堪入耳。正當飲灑的諸人驚愕莫名之時,忽然圍觀的眾人中有人上來扇了他一個耳光,年輕人隨著那一巴掌從驢背上滾落在地。于是扇他耳光的又連續(xù)去打他,又奪過他手中的鞭子,抽了他一百多下。眾人也都被他惹怒了,磚頭瓦塊亂紛紛打去,那年輕人眼看就要被打死了。正在這時,皇帝花園里的紫云樓的大門吱吜開了,有好幾個穿著紫衣的宦官跑來說:“不要打,”傳令不要打的聲音一聲接著一聲。又有一個有權勢的太監(jiān)馬前馬后跟著很多從人,飛快地騎著馬來救那年輕人。那個打抱不平的人又拿起馬鞭迎擊來者,鞭子擊著的都被打翻在地,那個皇帝派來的有權勢的太監(jiān)也挨了鞭子。那太監(jiān)挨打后騎著馬便跑回去了,他的隨從們也都跟著進了紫云樓的大門,大門也就隨即關上了。宴會上在座的人十分高興也十分慚愧,然而大家都不知道那位打抱不平的義士是從哪里來的。又擔心事情牽連到皇宮,大禍可能不等轉身就會來臨。大家于是拿著成緡的錢、成束的布帛,叫來那個打人的人問道:“你是誰,與在座的各位郎君中的哪一個早有交情,而能這樣見義勇為呢?”他回答說:“我是宣慈寺的看門人,與諸位郎君沒有交往,不過是對那個年輕人目中無人沒有禮貌感到不平啊!”眾人都稱許感嘆,都拿來錢和布帛送給他。大家又互相商議說:“這人必須逃走,不然,一定會被他們捉拿住。”后來過了十來天、個把月,參加這次宴會的客人多有路過宣慈寺門前的,那個看門人都能認識他們,對他們無不特別敬重。后來竟然沒有聽說有追問這事的。
【總案】 唐朝末年,宦官權勢炙手可熱,一般官吏已不能與之頡頏。而一位身分卑微的寺廟看門人,卻能不計后果,見義勇為,痛打了那個為宦官袒護的騎驢惡少和馳馬來救的宦官,不僅具有俠肝義膽,而且表現(xiàn)出對封建統(tǒng)治者的蔑視。本篇撫寫“諸子”的“駭愕”,再寫門子痛打惡少的行為,這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以“諸子”的怯懦反襯了門子的義勇。后文又通過“諸子”對門子的詢問,表明了他與在座諸人素不相識,進一步突出了他的義俠形象。這種敘事方法是比較巧妙的。
張稔穰
上一篇:螢窗異草《定州獄》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下一篇:閱微草堂筆記《山西商人》原文|注釋|賞析|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