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堅志《俠婦人》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董國慶,字元卿,饒州德興人。[1]宣和六年登進士第,[2]調萊州膠水縣主簿。[3]會北邊動兵,留家于鄉,獨處官下。中原陷,不得歸,棄官走村落,頗與逆旅主人相往來。憐其羈窮,為買一妾,不知何許人也。性慧解,有姿色,見董貧,則以治生為己任。罄家所有,買磨驢七八頭,麥數十斛。[4]每得面,自騎驢入城鬻之,至晚負錢以歸。率數日一出。如是三年,獲利愈益多,買田宅矣。董與母、妻隔闊滋久,消息杳不通,居閑戚戚,意緒終不聊賴。妾數問故,董嬖愛已甚,不復隱,為言:“我故南官也。一家皆處鄉里,身獨漂泊,茫無還期。每一深念,幾心折欲死!”妾曰:“如是,何不早告我?我有兄,喜為人謀事。旦夕且至,請為君籌之。”旬日,果有估客,長身而虬髯,騎大馬,驅車十余乘過門。[5]妾曰:“吾兄也。”出迎拜,使董相見,敘姻連。留飲至夜,妾始言前日事以屬客。是時虜下令:[6]宋官亡命許自言,[7]匿不自言而被首者死。董業已漏泄,又疑兩人欲圖己,大悔懼,乃抵曰:“無之。”客奮髯怒,且笑曰:“以女弟托質數年,相與如骨肉,故冒禁欲致君南歸。而見疑若此!脫中道有變,且累我。當取君告身與我以為信,[8]不然,天明縛君告官矣。”董益懼,自分必死,探囊中文書悉與之,終夕涕泣,一聽客。
客去。明日控一馬來,曰:“行矣。”董呼妾與俱,妾曰:“適有故,須少留,明年當相尋。吾手制衲袍以贈君,君謹服之,惟吾兄馬首所向。若反國,兄或舉數十萬錢為饋,宜勿取。如不可卻,則舉袍示之。彼嘗受我恩,今送君歸,未足以報德,當復護我去。萬一受其獻,則彼責塞,無復顧我矣。善守此袍,毋失去也!”董愕然,怪其語不倫,且慮鄰里覺,即揮涕上馬。疾馳到海上,有大舟臨解維。客麾董使登,揖而別。舟遽南行,略無資糧道路之備,茫不知所為。而舟中人奉視甚謹,具食食之,特不相問訊。才達南岸,客已先在水濱。邀詣旗亭上相勞苦。出黃金二十兩, 曰:“以是為太夫人壽。”董憶妾別時語, 力拒之。客曰:“赤手還國,欲與妻子餓死耶?”強留金而出。董追及,示以袍。客駭笑曰:“吾智果出彼下。吾事殊未了,明年當挈君麗人來。”徑去, 不反顧。
董至家,母、妻與二子俱無恙。取袍示家人,俾縫綻處,黃色隱然,拆視之,滿中皆箔金也。既詣闕自理,[9]得添差宜興尉。[10]逾年,客果以妾至。秦丞相與董有同陷虜之舊,[11]為追敘向來歲月,改京秩,干辦諸軍審計。[12]才數月,卒。秦令其母汪氏哀訴于朝。自宣教郎特贈朝奉郎,[13]而官其子仲堪者。時紹興十年三月云。[14]
【注釋】 [1]饒州:舊府名,地約為今江西上饒地區。唐武德四年置。德興:縣名,即今江西德興縣,五代南唐置。 [2]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宣和,宋徽宗(趙佶)年號。登進士第:考中進士。[3]萊州:舊州名。古為萊子國。漢高祖四年分齊郡置東萊郡,北魏改光州。隋置萊州。治掖縣(今萊州市)。唐轄境相當今山東萊州市、即墨、萊陽、平度、萊西、海陽等縣地。明洪武九年(1376)升為府,轄境略有擴大。1913年廢。膠水縣:隋改長廣縣曰膠水。明省。即今山東省平度縣。主簿:官名。漢以后中央各機構及地方郡、縣官府都設有主簿,負責文書簿籍,掌管印鑒,為掾吏之首。 [4]斛(hu):量器名,亦容量單位。古代以十斗為一斛,南宋末年改為五斗。 [5]乘(sheng):古時一車四馬的總稱。[6]虜:對敵方的蔑稱。 [7]亡命:謂改名換姓,逃亡在外。亦指逃亡的人。 [8]告身:委任官職的文憑。 [9]詣闕:赴皇帝的殿庭。詣(yi),往,到。闕(que),指皇帝所居。自理:自行申辯。理,申述、申辯。 [10]宜興尉:宜興縣縣尉。宜興,秦時為陽羨縣。隋改義興縣。宋太平興國初避太宗趙匡義諱,改稱宜興。即今江蘇宜興市。尉,指縣尉。秦漢縣置官,萬戶以上為令,不及萬戶為長。下有丞、尉,稱長吏;丞、尉的屬吏為少吏。尉主地方治安。歷代因之。 [11]秦丞相:指秦檜(1090—1155),宋代江寧(治今南京)人。字會之。政和五年進士。北宋末歷任左司諫、御史中丞。靖康二年(1127年),金人虜徽、欽二帝,檜隨從至金,成為金太宗弟撻懶的親信。建炎四年(1130)隨金軍至楚州(今江蘇淮安),被撻懶遣歸,詐稱殺死防守兵士,奪船逃回。紹興年間兩任宰相,前后執政十九年,力主和議,反對恢復,深得高宗寵信。先后收韓世忠、岳飛、張俊三大將兵權,以“莫須有”罪名殺害岳飛,貶逐張浚、趙鼎等多人,凡主戰之臣,誅鋤殆盡。主持訂立“紹興和議”,向金稱臣納幣,為人所切齒。在相位擅權陰毒,而高宗寵信不衰,死時猶得贈中王,謚忠獻。寧宗開禧二年,追奪王爵,改謚繆丑。《宋史》入《奸臣傳》。 [12]審計:宋置審計院。宋初設三司(鹽鐵、度支、戶部)使,各司都有院,主管全國錢谷財賦等事務。太宗淳化三年,另置審計院,審查有關案牘,稽核出納給受的名數等。[13]宣教郎:官名。隋置宣德郎,為散官。唐沿用。宋政和四年以為與宣德門名相同,改稱宣教郎。贈:賜給死者以官爵或榮譽稱號。 朝奉郎:宋代官名,正六品上。 [14]紹興:南宋高宗(趙構)年號,公元11311162年。
【譯文】 董國慶,字元卿,饒州德興人。北宋宣和六年考中進士,任萊州膠水縣主簿。適逢金兵南侵,他把家屬留在故鄉,獨自住在官署中。中原地區淪陷,他沒法回家鄉了,只好丟掉公職逃到附近鄉間,同旅館的店主很有交情。店主可憐他困在此地,為他買了一個小妾,也不知她是哪里人。她聰明靈巧,模樣標致,知道董貧困,便將謀生計的擔子挑起來。用盡家中資財,買來七八頭上磨的驢子、幾百斗麥子。每次磨好了面,自己騎著驢進城賣掉,到晚上就馱回錢來了。大概每隔幾天就出去賣一次。這樣干了三年,得到的盈利愈來愈多,便買進了田產和住宅。董和母親、妻子間隔遠離很久,信息一點兒也不通,經常憂傷,感情總是無所寄托。小妾幾次問他緣故,董對她寵愛已經很深,就不再隱瞞,對她說:“我原是南邊朝廷的官員。一家人都在故鄉,一身卻獨自飄零在這里,茫茫沒有還家的日期。經常深切懷念,幾乎心碎要死!”小妾說:“原來如此,為什么不早向我說?我有一位哥哥,喜歡替別人操辦事情。他早晚就要來,請允許讓他為您謀劃謀劃這事。”過了十天,果然有一位客商,高大并滿臉長著卷曲的連鬢胡子,騎著大馬,驅趕著十幾套大馬車經過門前。小妾說:“這是我哥哥。”出門迎接拜見,又請董和他相見,敘起親戚關系。留他喝酒直到夜晚,小妾才談起那天講的事情并把它托付給客商。當時金人下令:逃亡在民間的宋朝官員允許自首,隱藏不自首而被人檢舉的處死。董這時已經露了餡,又疑心這兩位要算計自己,非常后悔害怕,于是騙他們說:“沒有這回事。”客商抖動胡子生起氣來,又冷笑道:“因為把妹妹抵押托付您好幾年,彼此相處如同親骨肉,所以才犯禁令設法讓您回南方,反而這樣被懷疑!倘若半路上有了意外,將會連累我的。應該拿出您的委任狀來交給我作為信物,要不然,天亮了就要捆起您來告到官府去。”董更害怕了,自付一定要死的,只得把袋子里的證件全部掏出來給他,整夜流著淚,聽從客商處置了。
客商告辭了。第二天牽了一匹馬來,說:“上路吧。”董叫來小妾一起走,小妾說:“剛好有點事情要處理,得稍微留下來一段時間,明年一定去找您。我親手縫制的百衲袍送給您,您仔細穿上它,只朝著我哥哥安排的道路去吧。要是回到大宋朝,哥哥可能拿出幾十萬錢給你作禮物,最好不要接受。若是推辭不掉,就拿出袍子給他看。他曾經受了我的恩惠,現在把您送回家,也不夠報答我的恩德,還會再護送我逃走的。您一旦接受了他的禮物,那么他就不欠情分了,也就不會再管我了。好好守護這件袍子,不要丟掉啊!”董對他這番莫名其妙的話很吃驚,又擔心鄰居們覺察,立刻抹掉眼淚上了馬。飛跑到海邊,有條大船將要解纜。客商招手讓董上船,拱拱手告別了。大船速向南航行,董身邊并沒有準備旅行的錢糧,茫然不知怎么辦。大船上的人卻很殷勤地招待他,備辦了食品請他吃,只是不詢問他什么。船剛剛到達南岸,客商已經先在碼頭上等著了。把他請到酒樓上,設宴一洗辛苦勞頓。客商取出二十兩黃金,說:“拿這些給您家老太太做禮物祝老人家長壽。”董記起臨別時小妾的話,極力推辭。客商說:“空著兩手回國了,打算和妻子兒女餓死嗎?”強行留下金子就走了。董追上了他,給他看袍子。客商驚訝地笑道:“我的智力果然在她之下。我的任務遠遠沒有完成,明年一定把您的美人帶來。”徑自離開了,連頭也不回。
董到了家,母親、妻子和兩個兒子都沒病沒災。拿出袍子給一家人看,使縫綴一下開線的地方,隱隱約約露出了黃顏色,拆開一看,袍子里面滿都是金箔。然后赴皇帝殿前自行申辯了蒙難期間的表現,得以補到宜興當縣尉。過了一年,客商果然送來了小妾。秦丞相和董同有陷落在敵占區的經歷,為了共同憶念這段往事,調他改任京官,負責審核各軍錢糧賬務。剛上任幾個月,就死了。秦讓董母到朝廷哭訴。朝廷恩準從宣教郎特別追封為朝奉郎,并且讓他的兒子仲堪承襲官位。當時是紹興十年三月。
【總案】 《俠婦人》之事,作者注曰“范至能說”,真實與否已難確考,既入小說家者流,亦不必詳考,視之為傳奇可也。這位麗人之“俠”,雖無驚天動地的偉業,而與堂堂“南官”、進士出身的董國慶相比,已自判若天淵。須知吾“天國上邦”自古禮法森嚴,妾一向是沒有人權的。豈止是沒有人權,簡直連做人的資格也成了問題。君不見富貴人家嫁女,陪嫁品除妝奩外,照例要有“媵妾”的。即如董身邊這位女子,不也是別人“憐其羈窮”,才替他出了幾個錢買來的嗎?然而奇跡正出在她身上。謀生計,置田宅且不在話下,南歸大計可全仗她暗中一手操辦。衲袍計之巧思,更遠出須眉之上。況且百計營謀,并無一毫私念,浩然正氣,天日可鑒。不知董君“詣闕自理”,何以矜夸?觀其所長,“涕泣”而已。若非這位奇女子,莫說返朝復官以及蔭子,恐怕早已成了餓殍。此人最后投靠大奸賊秦檜,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宜其不數月而卒。篇中虬髯客亦豪爽可愛,栩栩如生。其間情由,尚有撲朔迷離之處,益增回味。
王魯一
上一篇:《任氏傳》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下一篇:螢窗異草《假鬼》原文|注釋|賞析|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