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謝錫文
短篇小說。作者孫少山。發表于《北方文學》1982年第 2期。小說描寫了一個發生在地下八百米深處生死線上的故事。地震發生了,在地下八百米處,五個礦工被困于絕境。極端利己的李貴,在地震發生的最初時刻劫去其他四人的干糧,單獨逃走,卻被塌方隔絕在另一面。是先打通煤壁救出李貴,還是盡快疏通到達通風井的通道,求得生路,這四個人表現了不同的態度。老工長張昆說:“干咱們這一行的,到啥時候也是只有死在一起的,沒有見死不救的!”嫉惡如仇的冷西軍卻聲明,他就是死,也決不和李貴這種沒人味的人死在一起。另外兩個都曾受過李貴欺侮,深知這家伙心狠手辣、陰險自私。但一個是剛下井不久的中學生,瀕于絕境已使他無力表態。另一個則既慶幸老天有眼,懲罰了這個壞蛋,又怯于自己拿過棍子來再給這壞蛋一棒,態度暖昧。隨著事態的發展,老工長終于用行動和思想影響了大家,他們一起救出了李貴。李貴在事實面前受到極大震動,他把掠走的面包又一個個都放在大家面前。處在地下八百米深處的五個人,突然感到了地面上少有的人與人之間的親密。他們齊心協力,五天后終于找到了自然通風井。可是老工長張昆已經筋疲力竭,他為大家開拓了生路,自己卻走不出去了。李貴和冷西軍一起背著老工長,奮力向上爬去。小說將人物置身于特殊境遇中加以刻畫,活畫出人物在生死關頭的內心隱秘,并根據刻畫人物性格的需要,采用對比手法,使人物兩兩對照、相得益彰。作品文筆簡約,筆力深厚。獲1982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上一篇:林道立《八十年代散文選》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畢光明《公開的獨白》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