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貽伊戚
【出典】 《詩經(jīng)·小雅·小明》:“心之憂矣,自詒伊戚。”東漢·鄭玄箋:“詒,遺也。我冒亂世而仕,自遺此憂。”《左傳·僖公二十四年》:“鄭子華之弟子臧出奔宋,好聚鷸冠。鄭伯聞而惡之,使盜誘殺之。……《詩》曰,‘自詒伊戚’,其子臧之謂矣。”晉·杜預(yù)注:“取其自遺憂。”
【釋義】 《詩經(jīng)》有“自詒伊戚”語。《左傳》中借以比喻鄭子臧自找憂戚。按:詒,通貽。
【例句】 汝夜披黃卷,日餐丹荔,貽伊戚、將誰懟。(劉克莊《水龍吟·丁卯生日》2623)這里用《詩經(jīng)》語,借客人口吻,說自己眼睛出毛病是自己找來的禍患。
上一篇:典故《衣錦還鄉(xiāng)》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貽厥》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