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孫子荊》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孫子荊以有才,[1]少所推服,唯雅敬王武子。[2]武子喪,時名士無不至者,子荊后來,臨尸慟哭,賓客莫不垂涕。哭畢,向靈床日:“卿常好我作驢鳴,今我為卿作。”體似真聲,賓客皆笑。孫舉頭曰:“使君輩存,令此人死。”
【注釋】 [1]孫子荊:孫楚(?—293),字子荊,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遙西北)人。爽邁超俗,頗以才藻自負。以著作佐郎參石苞軍事,為苞所劾,遂湮廢積年;后扶風王駿起為參軍,轉梁令,惠帝初再為馮翊太守。 [2]王武子:王濟,字武子,太原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少有逸才,風姿英爽,嫻熟弓馬,勇力絕人。并長于清談,修飾辭令,朝臣皆未能過。尚武帝司馬炎女常山公主,以白衣領太仆,早卒。
【譯文】 孫子荊因為自己有高才,很少敬服別人,只是很推崇王武子。武子死了,當時名士沒有不來吊喪的,子荊隨后才來到,臨近尸體痛哭極哀,客人全都流下眼淚。子荊哭完,向著武子靈座說:“你往常喜歡我學驢叫,現在我再為您作一次。”模擬得像真的驢鳴聲一樣,客人們都笑了。孫子荊抬頭說:“還讓你們這些人活著,而如此難得的人才竟然死了。”
【總案】 魏、晉之際是歷史上思想解放、文學自覺意識更張的時代,它擺脫了兩漢以來儒家正統禮教的束縛,注重性情的自然流露,不再強調維持那副威嚴堂皇的假面具,所以表現出脫略大度、豁達率真的特有作風。本篇就寫出其間一個側面,只要能寄托對友人的誠摯悼念,又何須屑屑拘執在刻板的禮儀形式上。
喬力
上一篇:墨余錄《姚蒙》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下一篇:朝野僉載《宋之遜》原文|注釋|賞析|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