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注釋】
浣溪沙:詞牌名,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似曾相識:好像曾經見過。形容見過的事物再次出現。這句的意思是:從北方飛回來的燕子好像去年見過。香徑:充滿花香的園間小路。
【鑒賞導示】
晏殊(991—1055),字同叔,撫州臨川(今江西省臨州市)人。北宋詞人。他官至宰相,喜好文學,所做的詞多為歌酒風月、閑情逸致,流露著一種富貴氣。但是他的詞沒有堆砌雕琢的痕跡,能以疏淡閑雅的語言寫出較深的含意,音律和諧,意境清新,具有一定的美感。此詞為晏殊的名篇之一。抒寫其游園惜春及懷人之情。詞的語言圓轉流利、明白如話、意蘊卻虛涵深廣,給人以哲理性的啟迪。
【鑒賞】
這首詞,表達了詞人對年華流逝,好景不長的感傷以及由此產生的反省及思索。
詞的上闕即景興感、感嘆光陰易逝,以及對時光流逝產生的悵惆之情。首句寫詞人對酒當歌的環境,寫宴飲。次句寫對往事的追憶。一開始,先寫環境,作者懷著輕松熱情的心情,帶著瀟灑安閑的意態邊聽音樂邊喝酒。喝著喝著,就觸發了對去年所經歷的類似境界的追憶:天氣還是今年的暮春天氣,所面對的亭臺,還是和眼前一樣的樓臺亭閣,一樣的清歌美酒,然而,物是人非,一切東西似乎在依舊的表象下,有的已經起了難以逆轉的變化。人在衰老,情事變化,再也無法重復。于是詞人不由得從心底涌出了“夕陽西下幾時回”的感嘆。夕陽西下,時光流逝是自然規律,不可逆轉。其他的情事呢?也一樣,有類似之處。詞中的“夕陽西下”是眼前景,但詞人由此觸發的卻是對美好景物及情事的留戀,是對時光流逝的悵惆。詞人在明白如話、用語清新的句子中流露出對人生的一片感嘆。下闕借景抒情,重在寫今,抒寫了由此產生的感受與思索。“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在情感上跌宕起伏、相互生發。花的落去,無可奈何,無可逆轉,給人以惆悵。燕的歸來,又給人以驚喜。詞人在惋惜的交織中,蘊含著某種哲理:一切必然要消失的東西注定要消失,盡管它是美好的,人們無法阻止它的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時,仍然有美好的事物再現,生活不會因為它的消逝而變得一片虛無。末句“小園香徑獨徘徊”是寫詞人反思和思索的情狀。
這首詞在技巧上,化虛為實,一唱三嘆,盡管它是在抒發官僚文人由精神空虛所帶來的遲暮落寞的傷感,但富有哲理,句子工整精巧而自然渾成,因此,被人們所喜愛,特別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兩句。成為人們傳誦的名句。
【鑒賞要點】
[1]名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2]用語清新,明白如話,自然天成。[3]音律和諧。[4]富有哲理性。
上一篇:【宋】蘇軾《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全詩原文、注釋和賞析
下一篇:【唐】崔顥《黃鶴樓》全詩原文、注釋和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