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杜母
【出典】 《后漢書》卷三一《杜詩傳》:“杜詩字君公,河內(nèi)汲人也。少有才能,仕郡功曹,有公平稱?!ㄎ湓辏瑲q中三遷為侍御史,安集洛陽。……(建武)七年,遷南陽太守。性節(jié)儉而政治清平,以誅暴立威,善于計略,省愛民役。造作水排,鑄為農(nóng)器,用力少,見功多,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廣拓土田,郡內(nèi)比室殷足。時人方于召信臣,故南陽為之語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p>
【釋義】 東漢人杜詩曾官侍御史。他任南陽太守時,為官清廉慈惠而有善政,百姓比之西漢南陽太守邵(召)信臣,尊為“杜母”。
【例句】 俯圜扉草色,青青如許。兒童擁路。玉溪邊、當年杜母。(張輯《瑞鶴仙·壽趙右司》2556)這里以“杜母”喻指趙右司。以杜詩由侍御史出治地方暗切趙氏身世,并預(yù)期他有德于民。
上一篇:典故《杜德機》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杜牧成名居五》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