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注釋】
知:知道,這里是適應的意思。當:這里是到的意思。乃:就。潛:悄悄的。野徑:郊野上的小路。俱:全、都的意思。火:燈火。紅濕處:紅艷艷的被潤濕的地方,指雨后的花叢。
【鑒賞導示】
這是一首寫景抒情的五言律詩。寫于詩人晚年寓居成都時期。詩人面對不期而降的喜雨欣然命筆,寫下了這篇膾炙人口的詩篇。
【鑒賞】
這首詩,描寫了春夜降雨、滋潤萬物的美景,抒發了詩人的喜悅之情。
首聯兩句是對春雨的總寫。“好雨”二字為全篇文眼。接著詩人把雨用擬人化的手法來寫。說它“知時節”,在人們渴望它的時候它就下起來了,初步透露了詩人的喜悅之情。頷聯兩句,從耳聞的角度寫春雨的“性格”,落實“好雨”二字。上句說春雨是伴隨著和風在夜里到來的,用“潛”字說明它無意向人們宣布自己的到來;下句說春雨對萬物的滋潤作用,用“細無聲”說明它擔心毀壞作物,下得格外小心。這些擬人化的描寫,使詩人的喜悅之情躍然紙上。頸聯從眼見的角度寫雨中夜色。上句寫野徑上空黑云密布,下句寫漁船上的燈火,其實也是寫云,“火獨明”則他物不見,可見江上也彌漫著黑云,說明雨意正濃,也從側面表現了詩人的內心狀態:真是好雨呀,要下就下個透!尾聯從想象的角度寫雨后的景色。清晨雨霽,朝陽初上,滿城的紅花經過春雨的濕潤,帶著晶瑩的水珠,顯得格外濃艷繁盛,把一座錦官城飾成花城了。作者將花作為雨后的典型景物來做描寫,是因為花最能表現絢爛的春色,寫花的“紅”、“濕”、“重”,就是寫雨。就是表現春雨的功效,用字格外準確新穎。全詩句句寫雨,又句句包含著“喜”,表現了融情于景的高超技巧。詩以“喜”字統攝全篇,詩中沒有一個“喜”字,而又無一字不是寫詩人的喜悅心情,在藝術上是極為動人的。在語言的運用上,詩人很重視煉字,像“潛”、“細”、“濕”、“重”等字的運用,極見功力,對事物的特征概括力很強、很準確。
【鑒賞要點】
[1]名句: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2]用字精練。[3]情景交融。[4]擬人手法的運用。
上一篇:【宋】王安石《登飛來峰》全詩原文、翻譯、注釋和賞析
下一篇:【唐】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全詩原文、翻譯、注釋和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