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臺酒家題壁·江湜
忽忽青春客里休,半生贏得一生愁。
與人會飲從沉醉,是處無家且浪游。
海氣夜迷燈火市,江風涼入管弦秋。
不知一枕羈人夢,更上誰家舊酒樓?
詩作于咸豐五年乙卯(1855)。這年,作者客居福州,為個人窮愁潦倒無限傷感。此際應友人之邀登酒樓會飲,一腔心事,奔涌而出,遂成此篇即興之作。南臺,在福州南門外,臨閩江,人家櫛比鱗次,市面繁華熱鬧。這喧嚷嘈雜的鬧市,反而使心緒不佳的詩人倍添客游的困頓落寞之感。全詩一氣呵成,緊緊圍繞一“愁”字下筆,將羈旅惆悵、仕途坎坷的悲慨,抒寫得淋漓盡致。
從全詩結構看,不同于一般七律那樣以起、承、轉、合為序,而是呈環狀結體,前二聯由離愁寫到會飲,后二聯又由會飲回到離愁。詩以離愁起,也以離愁終,將一腔“愁”緒,盡吐于詞表。
先看前二聯,由自己半生浪游,寫到這次又在客中應邀登上酒樓會飲。“忽忽青春客里休,半生贏得一生愁。”意謂自己的大好年華,全在天涯羈旅中度過,看來此生再也無望定居享樂了。“客里休”,在作客歲月中消磨盡凈;“忽忽青春”既是說青春易逝,更是說自己從未體驗過青春的歡樂,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多愁善感的中年。此時詩人已34歲,三應鄉試不中,又家世貧寒,生計維艱,郁郁情懷,怎能品嘗到人生的幸福?“半生贏得一生愁”,謂自己忽忽而過的青春時期,早已品嘗到他人一生所遇的愁苦;又可謂自已前半生的困頓,已預示著一生的潦倒。無論如何,詩人飲酒時滿腹愁腸,欲借酒消愁,更因酒添愁。“與人會飲從沉醉,是處無家且浪游。”承“愁”意,謂自己既已愁腸糾結,何妨應人所邀,參與會飲,借酩酊醉意麻痹身心,暫得排遣;雖說這里并不是自己的故鄉,但自己已然處處無法安居,又何妨暫且在這里浪游,消磨歲月?“是處”,到處。“從沉醉”、“且浪游”語似曠達,實則更顯深摯纏綿。倘若詩人真能化解愁腸,何必借酒麻醉自己?倘若詩人真想浪跡天涯,又何必計較家在何處?“從”與“且”似不甚在意,實念念在茲;由他去罷的悵嘆,實則是對身世際遇的深深遺憾。詩人內心并非死水微瀾,而是激蕩難抑,越是不欲放縱馳騁自己的情懷,反越有蓄積反彈的張力;越是不想計較自身的處境,反而更強烈地顯示出對自身處境的不滿。只是作客在外,應人之邀,不便于過多表白自身的不平而已。
再看后二聯,由會飲時的感受,又回到對客游在外的清醒意識。“海氣夜迷燈火市,江風涼入管弦秋”,是對南臺酒家夜飲情景的敘寫,系憑窗遠望之所見:近處,人家櫛比,燈火點點,氤氳煙嵐,迷濛市面;遠處,江風習習,秋涼浸骨,管弦聲聲,裊裊嗚咽。此時此際,酒入愁腸愁更愁,別家浪游的客子,怎能不格外思家念親?但是,自己早已到處為家而又處處無家,此生的歸宿又在哪里?“不知一枕羈人夢,更上誰家舊酒樓”,由眼前的會飲,念及日后的浪游,意謂今夜將醉倒在南臺酒家,以后又將醉倒在哪里呢?自己既難以逃避羈旅生涯,誰又能估量自己會飄零何方?結尾與開頭應合,都寫浪游生涯,開頭說的是自己的青春歲月全在客中度過,后半生恐也將繼續到處作客;結尾云,自己今日在此地暫留,誰知今后又會去何處客游?如果說有所區別的話,結尾似更悵惘,更無奈,更茫然。同樣,后二聯的開頭一聯說的也是會飲的感受,也比上一聯更深沉,更纏綿,更真切。它明是寫景,實寓情于景,抒發了欲超脫實無奈的情懷。上聯已點明內心愁緒過多,只得借酒消釋,此聯云飲酒之后,愁緒并未得到開解。所見夜市燈火之“迷”,實是心境之迷濛;所感吹送管弦樂聲的江風之“涼”,實是對改變處境已感絕望之悲涼。迷濛寒涼的不僅是客觀景物,更是詩人此時此地的內心思緒。所以,詩人才不能不由衷地對自己今后的生活道路不抱任何好轉的期望,一切都付之于無可改變的命運。這當然也是一種不平,一種抗爭,卻只是消極的承受,失望的掙扎,是對既定命運的憤懣與無奈。
詩人的一生是不幸的,靠朋友幫助才捐了個九品縣丞之職,高才充賤官,直至郁郁而終。他不能不向命運低頭,因為凄涼的境況非自身所能改變。他賴以維持內心自尊的,只有自己的才華,自己的感情,自己才華與感情的結晶——詩歌。其遺囑云,碑碣上只寫“清詩人江弢叔之墓”,僅以詩人自稱。這并非自謙,而是自傲,是自信其詩能在詩壇占一席之位,是自慰其詩能彌補終生困頓的身世際遇。詩人既有“一生愁”,也有一囊詩,詩就是他的生命,他的生命就是一首詩。詩是人生的物化,人生是詩的展開。沒有得志的人生是不幸的,而沒有詩的人生更為不幸。詩人的確可以自傲自慰,因為他畢竟為人間留下了詩的印記。
后人對其詩評價頗高,陳衍《石遺室詩話》云:“弢叔詩力深透……近體出入少陵,古體出入宛陵,而身世坎,所寫窮苦情況,多東野、后山所未言,近人則鄭子尹、金亞匏未能或之先。尋常命筆,每首必有一二語可味者,咸同間一詩雄也。”金天羽《答蘇勘先生書》云:“弢叔……創壇坫于江海上,獨吟無和。吳中文字綺靡,弢叔獨以清剛矯之濃嫭,曲折洞達,寫難狀之隱,如聽話言。”其坎坷飄零的一生,成為其詩作的溫床,誰說命運對詩人是無情的呢?也許這正是造物主在更高層次上的公正無偏吧。
上一篇:南湖雨中·厲鶚
下一篇:內人生日·吳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