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居后十首(其一)·宋湘
歲月去如電,磨牛跡陳陳。
掃卻湖上雪,再看湖上春。
春來今幾日,湖草俱已新。
新草續(xù)舊草,今人續(xù)昔人。
人在天地間,豈不如草根?
一鳥從東來,啄啄庭樹皴。
側(cè)睇似相識,似笑湖居民:
去年湖居民,今年湖居民。
自古以來感嘆時光易逝的詩何啻千萬,然要使這一陳舊的主題煥發(fā)出新的光彩,關(guān)鍵在于能融入詩人真切的感受,而不作泛泛之論。此詩的主題在于感嘆人生的短暫和自己的無所作為,如用陶淵明的詩來說就是:“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雜詩》)但宋湘卻能以親身所體驗到的湖上景物來表現(xiàn)此意,故令詩意充滿生趣,讀來絕無陳舊乏味之感,何藻翔評此詩以為:“絕世聰明,仙才也。”正是指這種能化腐朽為神奇的本領(lǐng)。
詩的開頭兩句首先揭出主題。歲月如電,稍縱即逝;而人事如推磨之牛,陳陳相因。這兩句中以“電”和“牛”形成強烈對照,意在說明時光年復一年,如老牛拉磨,一成不變。可見詩人并不是單純地感嘆時光流逝,而暗示出生活的單調(diào)而沒有生氣。下文便環(huán)繞著這兩句展開。春天悄悄地來到湖上,詩人掃卻了湖上的殘雪,來湖邊尋找春光。入春才沒有幾天,而湖畔的草色新新,像是最先報導了春天的訊息,無怪乎寫山水詩的祖師爺謝靈運也曾在“池塘生春草”五字中記錄了春天的步履。“掃卻”四句純?nèi)皇菍懽约旱暮蠈ご海?ldquo;新草”以下四句則是由草而感悟人生了。新草代替了舊草,就像今人繼續(xù)著前人一樣。因此詩人感嘆道,人在天地之間,就像一根草,受春陽之沐浴,受春風之吹拂,然而年復一年,無所變化,只是蹉跎了一生的好時光。這里詩人由春草而感悟的并不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詩古原草送別》)的頑強生命力;也不是“萋萋總是無情物,吹綠東風又一年”(唐彥謙《春草》)的盎然春意;更不是“細草無語留客臥”(陳師道《春興》)般的閑情逸致,而是一種新舊相續(xù)、循環(huán)往復的啟示。人也是如此,新人代替了舊人,新我代替了舊我,然而在這新舊之間究竟有什么不同?詩人感受的并不是新舊更替的喜悅,而是對陳陳相應(yīng)的悲傷,于是他借飛鳥的話來委婉地表示這種感受。詩人說:一只飛鳥從東面飛來,用嘴啄庭中干裂的樹皮,斜著眼注視著我,露出似曾相識的樣子,好像在嘲笑這些湖上的居民們:去年是湖上的居民,今年還是湖上的居民。這里“湖居民”分明是作者自指,詩人用了兩個重復的句子說明自己一年又一年地閑居湖上,白白地浪費了許多時日。宋湘曾在四川、云南等地作官,目睹現(xiàn)實的黑暗,轉(zhuǎn)而寄情山水,然他對自己回天無力,不能為天下蒼生作有益之事而常抱憾恨,這里就十分委婉地表露了此種心情。
宋湘論詩首主性情之真。此組詩的第八首中說:“我詩我自作,自讀還賞之。賞其寫我心,非我毛與皮。”這首詩中就通過平易淳樸的語言和自己真實的感受來表現(xiàn)人生哲理,故能于尋常景物中翻出新意。“一鳥從東來”一段,鑿空而來,純出于想像,但寫鳥的側(cè)睇而視,笑而語人,煞有介事,如一則寓言,表面突梯滑稽,其實意含悲辛,于嬉笑中益見深沉。全詩議論與描述渾然一體,富有理趣而未入理窟。故陳衍《石遺室詩話》中稱宋湘的詩“《湖居后十首》短古最工”。
上一篇:江湜《湖樓早起二首》原文翻譯注釋與賞析
下一篇:蟂磯靈澤夫人祠二首(選一)·王士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