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斶說齊宣王》簡介|介紹|概況
散文篇名。選自《戰國策·齊策四》。題目為后人所加。清林云銘《古文析義》說:“《國策》原本,‘死士之壟’句下,尚反復數百言,皆斶之言。坊本俱刪去。但警策奇崛,亦止有此數語。讀之見其勢險、其節短。洵不可多得之文”。清吳楚材、吳調侯《古文觀止》說: “起得唐突,收處超忽。后段‘形神不全’四字,說盡富貴利達人,良可悲也。戰國士氣,卑汙極矣,得此可以一回狂瀾。”今人牛鴻恩等《戰國策選注》說:“宣王及其左右以王為貴,是就其地位和權勢來說的。顏斶聲言‘士貴耳,王者不貴’,是就其作用和影響來說的;它反映了戰國時代‘士’這個階層的崛起以及他們在政治、軍事、外交諸方面的斗爭中所顯示的力量,這是歷史發展的新階段中推動社會前進的一個重要因素。……針鋒相對的言語,對比強烈的設譬,有棱角,有氣勢,充分反映了一介寒士蔑視權勢、敢與王者分庭抗禮的精神。但后面關于歸真返璞的議論,固然表現了顏斶的清高,卻也削弱了主題思想的積極意義。”今人劉憶萱則認為是“充分表現了顏斶不慕榮利,甘于清高,熱愛自由的精神。”(《戰國策選講》)此文記述齊國高士顏斶和齊宣王及其左右的一場辯論。顏斶列舉歷史上大量史實,論證了士對國家的建立及安定所曾經作出的杰出貢獻,駁倒了齊宣王及其左右的尊君卑士的言論;充分表達了士貴于王、得士則興的思想。顏斶只求自己能盡忠直言,而不愿以此謀取榮華富貴,表現了戰國時代正直士人所特有的精神面貌,這與那些謀求卿相厚祿的游士有著本質的區別。文字簡煉,生動活潑;人物對話;既符合身分,又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如顏斶在齊宣王及其左右面前,不卑不亢,慷慨陳辭,為闡述“士貴王輕”之論點,多方援引,縱橫捭闔,絲絲入扣,妙語驚人,充分表現了顏斶不同凡響的辯才,倔強、超脫、自得其樂和追求自由的個性。所以清吳楚材、吳調侯盛贊道:“戰國士氣,卑汙極矣,得此可以一回狂瀾!”(《古文觀止》卷四)
上一篇:《項羽本紀》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飛燕外傳》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