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fēng)乍起,月初陰。樹頭梧葉響,階下草蟲吟。何處高樓吹短笛,誰家急杵搗清砧。》原詩出處,譯文,注釋
風(fēng)剛剛吹起,月兒剛剛陰喑。梧桐樹枝頭上葉子嘩嘩啦啦地響,階前草中的蟲子唧唧地叫。什么地方的高樓上吹起了短笛?誰家在用杵急促地?fù)v著石砧發(fā)出清脆的聲音?這幾句詩描寫初秋夜晚的景色。詩采用三、五、七言格式,給人一種步步逼近的感覺,這對表現(xiàn)秋的來臨起到了良好效果。而且每句一個意象,六句變換了六次,把秋天的形象刻畫得很逼真。
注: 杵 (chǔ),一頭粗一頭細(xì)的圓木棒,用來搗米或捶洗衣服。砧,捶砸東西時墊在下面的器具,有鐵、石、木質(zhì)等。
《風(fēng)乍起,月初陰。樹頭梧葉響,階下草蟲吟。何處高樓吹短笛,誰家急杵搗清砧。》古詩句出處:元·鄭允端《秋夜三五七言》
上一篇:《青青竹筍迎船出,日日江魚人饌來.》原詩出處,譯文,注釋
下一篇:《風(fēng)擺蓮衣干,月背鳥巢寒.文魚翻亂葉,翠羽上危欄.》原詩出處,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