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兩度伐枝柯,萬木叢中苦最多。為國為民皆是汝,卻教桃李聽笙歌。》原詩出處,譯文,注釋
人們分春秋兩季采集你的桑葉去喂蠶。在千千萬萬樹木中你的苦最多,你渾身上下都是財寶,為國富民強出了許多力,可是有資格聽吹笙和歌唱的卻是桃李。這首詩諷刺統治者混淆是非,不勞而食者享受榮華富貴,勤勞的人民卻含辛茹苦,不得享受自己的勞動成果。詩中的“桑”喻勞動人民,以“桃李”比作尸位素餐的統治者。詩中用“最”、“皆”表示程度的副詞極言勞動人民的辛苦。
注: 伐,采伐。柯(kē),樹的枝莖,此借指桑葉。為國為民,桑樹一身是寶,葉、果、皮、枝干都可造福于人類。笙,有簧的樂器,古人愛在桃李園中賞春作樂,所以說 “桃李聽笙歌”。
《一年兩度伐枝柯,萬木叢中苦最多。為國為民皆是汝,卻教桃李聽笙歌。》古詩句出處:明·解縉《桑》
上一篇:《一夜西風旅雁秋,背身調鏃索征裘.關山落盡黃榆葉,駐馬誰家唱《石州》.》原詩出處,譯文,注釋
下一篇:《一折青山一扇屏,一灣碧水一條琴,無聲詩與有聲畫,須在桐廬江上尋.》原詩出處,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