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江海上,啄唼金瑯玕。葳蕤自歌舞,豈不凌饑寒。》原詩出處,譯文,注釋
水鳥生活在蒼茫的江海上,饑時便啄食瑯玕,萬古千秋,生生不息。在草木繁生的地方,自由自在地歌唱、舞蹈,難道不可以戰勝饑餓與寒冷嗎?詩句寫水鳥的生性。詩人以神奇的筆墨、夸張的筆法、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來寫鳥,實際上可以看成是詩人傲然不屈性格的自我寫照。
注: 唼(shà),水鳥吃食時發出的聲音。瑯玕(láng gān),象珠子一樣的美石,據說這是鳳鳥所吃的一種東西,結在樹上。 葳蕤(wēi ruí),草木茂盛的樣子。
《千秋江海上,啄唼金瑯玕。葳蕤自歌舞,豈不凌饑寒。》古詩句出處:明·湯顯祖《慈竹山》
上一篇:《十戶手胼胝,鳳凰釵一只.》原詩出處,譯文,注釋
下一篇:《吳音好鳥來隴西,翠衿紅嘴架上棲.》原詩出處,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