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爐夜話第二一五則解讀
欲利己,便是害己;肯下人[1],終能上人[2]。
【注釋】
[1]下人:居于他人之下。
[2]上人:居于他人之上。
【譯文】
想要做對自己有利的事,往往卻會害了自己;肯居于他人之下,最終才能高居人上。
上一篇:《程子教人以靜,朱子教人以敬,靜者心不妄動之謂也,敬者心常惺惺之謂也又況靜能延壽,敬則日強,為學之功在是,養生之道亦在是,靜敬之益人大矣哉,學者可不務乎?》譯文
下一篇:《每見勤苦之人絕無癆疾,顯達之士多出寒門,此亦盈虛消長之機,自然之理也》譯文
中國詩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國詞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詩詞是闡述心靈的文學藝術,詩言志,歌詠言,聲依詠,律和聲。中國傳統詩詞文化是世界文化文學上最獨特而美好的表現形式和文學遺產,詩詞是漢語特有的魅力和功能,這是其它任何語言所沒有和不能的。詩詞之美,止于臻美。品詩文網旨在弘揚中華名族的詩詞文化,傳承我中華文明。
上一篇:《程子教人以靜,朱子教人以敬,靜者心不妄動之謂也,敬者心常惺惺之謂也又況靜能延壽,敬則日強,為學之功在是,養生之道亦在是,靜敬之益人大矣哉,學者可不務乎?》譯文
下一篇:《每見勤苦之人絕無癆疾,顯達之士多出寒門,此亦盈虛消長之機,自然之理也》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