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語出唐·宋之問《渡漢江》。詩曰:“嶺外音書斷,終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怯(qiè):畏縮不前,膽怯。來人:指從家鄉出來的人。這兩句詩的意思是:回家時離家鄉越近,心情越感到膽怯不安,害怕聽到家中發生什么意外,竟不敢向從家鄉出來的人打聽情況。詩人在流放期間作此詩述感。“近鄉”二字點題,暗指渡過漢江,“怯”字寫出遭際不幸客久還鄉的歸人的心境。后人常引用這兩句詩來表達類似的心境。
例如
①既然想家就振作回去。歸途心境“百尺風中旗”(孟郊),行路更難,“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問)。終于回到祖地。有的用胡語胡侃,鄉人越聽越不懂,他越得意。有的鄉音依舊,但未離鄉的孩童不認識老頭,“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幸虧仍講鄉音,沒被趕出去。(摘自許達然《回家》)
②“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我帶著孩子走下火車,忐忑不安地四下張望。(摘自李一信《鄉吟》)
③“近鄉情更怯。”二百多位來自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巴西、瑞士等地的榮氏親屬,從各自乘坐的機艙里,幾乎都是目不轉睛地俯瞰著,俯瞰著……終于,望眼欲穿的故土、魂牽夢縈的山山水水展現在眼前了。(摘自計泓賡等《團圓——記榮氏親屬在北京的團聚》)
④故鄉對于杜甫,是“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的歸心似箭;故鄉對于宋之問,是“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的糾結;故鄉對于余光中,是一灣淺淺的海峽對岸的大陸。(摘自佟晨緒《故鄉是什么》)
⑤可能是由于自小學戲的緣故吧,長大后,對舞臺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仿佛游子久不歸,近鄉情更怯。(摘自趙武《再見了,東華》)
上一篇:李商隱《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詩句鑒賞
下一篇:蘇麟《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詩句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