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語出唐·杜甫《月夜憶舍弟》。詩曰:“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公元759年秋夜,杜甫在秦州,懷念他的分散在河南、山東的幾位弟弟而作此詩。這兩句詩,出句寫自然時序,詩或作于白露節的夜晚,對句寫心理幻覺,意思是:秋露從今天開始變白,天氣漸冷,月亮無處不明,可是因為懷念親人,便覺得故鄉的月更明。這樣寫,突出了對“故鄉”的感懷。后人常引用這兩句詩或只引后一句來表達遠離家鄉親友,涌起鄉思,故覺得故鄉風物更加美好情親之意。
例如
①“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喬木展舊國之思,行云有故山之戀。(摘自周佩紅《鄉思種種》)
②話雖如此,杜工部句所詠“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種什么都覺得故鄉最好的心情,在大多數人的胸臆里,還是深深地潛在著的。(摘自秦瘦鷗《陽光下的故鄉》)
③女兒陳玉雖然出生在香港,但從小受到曾祖父思鄉情懷的熏陶,在她幼小的心靈里,早就播下了“月是故鄉明”的種子。(摘自陳國松《沙頭角風情》)
④從古至今,人們的心靈深處都潛伏著深厚的戀土和思鄉情結。“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唐代杜甫這千古流傳的詩句正是這一故鄉情結的寫照。(摘自韓玉潔《軍工鄉戀》)
⑤以前讀杜甫《月夜憶舍弟》詩:“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牧《宣城贈蕭兵曹》詩:“花時去國遠,月西上樓頻”。總覺言過其實,然而當遠離故鄉獨處異地后,才真正理解了其中的蒼涼。(摘自張世普《月滿中秋》)
上一篇:“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
下一篇:“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